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者,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展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
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散装水泥发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 段,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以上)。到2008年末,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已经达到6. 36亿吨,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全国平均散装率达到比1978年的14.8% 提高了3 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水泥散装率分别是6%、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时期是散装水泥发展晟快的时段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提高3. 35个百分点,实现了散装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长。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东部散装水泥供应占全国总量的56%;但中南区散装水泥近年来也发展很快,广东、河南等省散装水泥发展也较快。中南区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为缩小我国散装水泥区域发展差异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