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书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载体,千年来各朝各代名人辈出,它早已超脱了一种符号价值,而形成了丰富而壮观的人文情怀及艺术造诣。中国书画,以“写意传神”等区别于西方“写实”绘画技艺,在追求质朴自然之美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人文情怀,既不失美感又不失情趣。更难得的是,书画本身还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也就决定了珍品书画的稀缺性,市值自然也就不低了。
中国古典小说,数《水浒》与绘画最投缘。早在南宋,就有绘画名家李嵩、龚开传写“宋江三十人”之作。画今已失传,而龚氏所撰书赞尚存,始自呼保义宋江,终于扑天雕李应,人各一赞,义兼美恶。施耐庵《水浒》,以三十六人为天罡,人物名号多因之而小有异;又添七十二地煞,遂成一百零八之数。当然,《水浒》的创作,还多少受益于宋元民问口耳相传的宋江等人故事,以及相关题材的话本、杂剧。但自《水浒》问世,此题材的一切艺术形式的再创造,均以氏小说为蓝本。于是,画师刻工大展身手,水浒画谱、插图版本层出不,仅明、清两代就不下十种。又有以白描水浒人物而为画界注目者,如明杜堇、陈洪绶。杜作水浒图赞,二人一图,略补背景,形象古拙可玩,唯嫌多所雷同。老莲水浒叶子,造型趋于夸张,有寓精神于形容之趣致,惜仅写就四十人物。
当代画坛,不乏绘写水浒的好手佳品。而以国画彩绘语言完整演绎《水浒》,并成功塑造一百零八将栩栩如生艺术形象,为广大读者所认可,为同道所赞叹者,无疑当推黄慎为第一人。
绘画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难在既须准确把握原著精神内涵,又须留意种种细节。黄先生深谙此中关纽,画先必潜心阅读原著及相关资,每有感悟,随手录下,所作笔记可数册。唯其如此,无论描画红楼人物阴柔美质,抑或刻画水浒人物阳刚气概,他总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挥毫落墨,若有神,既精妙传示出原著旨趣情韵,又自出机杼,磊落展现黄氏风骨。
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黄先生或以白描,或以彩墨,数度创绘水浒人物,广受绘画、影视、收藏诸界珍视高评。呈于读者面前的这部画集,是他的杰作,也可说是凝聚着他多年来于这一题材创作心得的总结之作。这里,拟从本书一百零八帧彩墨丹青中拈出数例,看他如何用那极富创造性的通灵画笔,激活人物形象,并对蕴藏其间的丰富内涵作淋漓诠释的。
画人尤贵传神。比如画林冲、杨志、呼延灼,黄先生着意表现的,不在于他们超群逸伦的身手武艺,而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以林冲风雪夜奔态势,揭示其?崄世路的怨怒之心、隐忍内衷。藉杨志曲背伫立寒风,抱刀欲卖情状,概括其有志难伸,一生偃蹇的命运。写呼延灼手拄双鞭,犹伏枥老骥而不得报国之门,透出其一腔无奈与迷惘。即此三人艺术形象,已可大致涵盖被逼上梁山的意旨,以及众多水浒英雄殊途同归的悲剧性结局。
近日,湖南嘉泽文化微幸征集一册清代《一百零八将》画卷,笔锋精湛,画工精良,是不可多得的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