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诸德彝看透了画家的匠心,题诗二首,首云:“新换轻衫杏子绡,湖山石畔倚纤腰。春愁满腹无人说,那有心情玉箫。”题诗的前两句,从画面形象入手,形貌倚石少女的形状、衣饰和神志,一个“倚”字,点明以景衬人的手法。后两句,突出少女与玉箫的关系,她持箫不吹,正由于她忖量着远方的亲人,满腹春愁,无处诉说,心猿意马。以手指按捺管乐器的差异圆孔,便能吹奏出美妙的乐声。倚石沉思的神志,持箫不吹的细节,详尽而传神地表达出少女纪念亲人的情思。画家改琦和诗人诸德彝运用相同的艺术技巧,配合默契,配合完成靓妆倚石玉人形象的艺术缔造。
陈之佛在抗战后期的1942年到1944年到1945年在重庆和四川曾先后划分举行了3次小我私人工笔花鸟画展览,共售出作品300余幅,以后又陆续售出不少工笔花鸟画作品。这是陈之佛绘画作品开国前的主要流散形式。新中国开国前陈之佛加入的绘画展览主要有:1934年,署名雪翁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加入第2届中国美术会展览;1935年加入中国美术会第2、第3届美展;1936年加入第3、第4、第5届中国美术会美展;1937年加入第2届天下美展,并送英国展出;1942年举行第1次小我私人花鸟画展;1944年作品加入天下美展;1944年加入鹰社诗字画展,加入职员有齐白石、何香凝、徐悲鸿、吕凤子等;1944年在重庆举行第2次小我私人花鸟画展览;1945年在成都举行第3次小我私人花鸟画展;1946年,徐悲鸿、陈之佛、吕斯百、傅抱石、秦宣夫团结展览,展出作品54件;通过这些展览,在近10年的时间内,陈之佛的大多数作品陆续流入社会,成为一些珍藏家和喜欢者手中的藏品。另外,陈之佛的绘画作品也通过赠予的形式为他的一些朋侪和学生所拥有、珍藏,这是陈之佛绘画作品流散的另一个主要的方式。
近几年改琦字画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改琦戊辰(1808)年作仿古仕女册册页(...
估价18.00到25.00万---成交价:RMB50.6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8日
藏品名称:改琦兰石册册页(十六开)
估价55.00到75.00万---成交价:RMB63.25万---成交日期:2016年5月8日
藏品名称:改琦人物
估价8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改琦道光丁亥(1827年)作人物故事册册页...
估价10.00到18.00万---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0年5月15日
藏品名称:改琦1810年作春意骀荡册页册(八开)
估价40.00到50.00万---成交价:RMB65.00万---成交日期:2010年12月24日
藏品名称:改琦戊辰(1808)年作仿古仕女册册页(...
估价18.00到25.00万---成交价:RMB50.6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8日
藏品名称:改琦工笔彩绘仕女册页
估价630.00到630.00万---成交价:HKD44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藏品名称:改琦人物
估价8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改琦嘉庆庚午(1810年)作小百梅图(四册)...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143.00万---成交日期:2005年5月14日
藏品名称:改琦人物
估价8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改琦(1773到1828),清代画家。字伯韫,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山人、玉壶外史、玉壶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华喦,喜用兰叶描,仕女衣纹细秀,树石配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建设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改琦远祖为西域人,于元朝时入居中原,明清两代世居宛平(今属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松江(今属上海)参将,遂入籍于此。明清以来,松江地域文人荟萃,字画壮盛,改琦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青少年时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长,结交地方名人,如王芑孙、李廷敬、李筠嘉等,诗、书、画上获得指点,坦荡了眼界,名声渐著,慕名索画者接踵而至,作品不光在江浙一带备受推许,而且还获得京师的王公贵族、权要文人的赞许。与之来往的有钱杜、蒋宝龄、陈文述、陈鸿寿等画家、鉴赏家和文学家,相互唱和、探讨画艺。先后到过上海、杭州、吴兴、苏州、常熟、无锡、金陵、宜兴、溧阳、当涂、扬州、袁浦诸地。外游时代,与所到之处的文人、画家均有字画应酬、诗词赠答,并游山玩水,明确江湖胜景,使其视野、胸襟获得了开拓和富厚,对其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今天的仕女画家盛名,掩饰了改琦除了仕女画之外、亦工山水花鸟的造诣。改琦的《红楼梦图咏》虽然是为赞助人而作,为公共审美而作,但条件是他本人也是《红楼梦》小说的热情读者。好比,他在描绘薛宝钗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都说薛宝钗智慧灵巧成众人宠儿,而林黛玉怨天尤人不谙圆滑,是两种极端的反差。然而,薛宝钗的这种智慧灵巧真的值得赞扬吗?改琦给薛宝钗设置了“宝钗扑蝶”的造型,但这里的“执扇”很可能是“秋风纨扇”的隐喻,也即“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的寓意——纵使审时度势、智慧智慧如宝钗,运气亦不外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朱颜苦命也。
改琦字画价值,改琦(1773到1828),清代画家。字伯韫,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山人、玉壶外史、玉壶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华岩,喜用兰叶描,仕女衣纹细秀,树石配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建设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华岩,喜用兰叶描,仕女衣纹细秀,树石配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建设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潇洒,其远祖为西域人,于元朝时入居中原[1],明清两代世居宛平(今属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松江(今属上海)参将,遂入籍于此。明清以来,松江地域文人荟萃,字画壮盛,改琦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青少年时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长,结交地方名人,如王芑孙、李廷敬、李筠嘉等,诗、书、画上获得指点,坦荡了眼界,名声渐著,慕名索画者接踵而至,作品不光在江浙一带备受推许,而且还获得京师的王公贵族、权要文人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