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酸
海量现货
常规制造海量 专注高含量
曲菌酸 英文名称:Kojic acid
CAS NO:
分子量: 142.11
EC NO:
分子式: C6H6O4
InChI: InChI=1/C6H6O4/ch1,3,7,9H,2H2
别名: 5-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曲菌酸;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
含量: ≥99.0%
规格: 25公斤/桶 品质可靠 货源充足
主要用途:可用于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制药等
外观: 类白色针状晶体或粉末
(1) 曲酸在食品生产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往曲酸由于有抗氧化性曾用于油脂防止酸败,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曲酸有杀菌抗虫作用,作为食品的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使用有明显的效果,可替代化学防腐剂广泛用于肉食品加工护色、果蔬保鲜、生食品的杀菌防腐中,还可用作切花保持剂延长鲜花保存及货架期等。食品中添加曲酸,既不会影响其本身的口味、香味及质感,又能阻碍亚硝酸盐转化成对人体有致癌危害的亚硝胺,这种阻碍或抑制作用,对腌腊肉制品类产品的换代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方面,曲酸既可用作生物农药,用作杀虫剂,又可用作生物肥料,不论喷施还是根施,对粮食和蔬菜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2) 作为食品增香剂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
(3) 曲酸可作为生产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
(4) 曲酸除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还具有较好的祛斑、美白的美容功效。曲酸及其衍生物如乙酸酯有一定的抗菌性,对皮肤无一次性刺激和累积刺激,可用作化妆品和食品的防腐剂。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可单独用入或配伍用入各种防晒型制品如香皂等。能治疗和防治皮肤色斑如肝斑等形成,用量在1~2.5%效果明显。有助于保持湿度,减少皮肤皱纹。在发用品中用入可除头屑。
(5) 曲酸可用于调味和制造落叶松皮素及乙基落叶皮素的原料。
曲酸存在于曲中,它是人们食用的东西,使用安全。近年来,大量的 报道曲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酪氨酸酶是生成黑色素的关键酶。曲酸能与酪氨酸酶的铜螯合而使之失去活性,这是其美白作用的基础。临床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曲酸对人体皮肤的黑色素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安全,无毒,不会引起白斑后遗症。曲酸与其它制剂(如SOD,胎盘提取物、氨基酸、防晒剂和各类植物提取物等)复配使用效果更好。曲酸主要用于皮肤增白制品、抗衰老制品、防晒制品、增白洗面奶和美容化妆品。
曲酸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防腐剂其性能比山梨酸更理想。
曲酸可用于生鲜蔬菜、水果、海产品等的保鲜,如把切开的苹果、香蕉、土豆、蘑菇在0.1%曲酸溶液中浸1h左右,能有效防止褐变。蟹肉、虾肉等海鲜用0.25%~ 0.6%曲酸和0.1%亚硫酸钠溶液分别以喷雾或浸润的方法处理香菇、菠菜等易腐败变质的蔬菜,结果常温下1天即发生异变的香菇与菠菜4天后依然保持新鲜,很少萎缩。把玫瑰、蔷薇等切花浸在0.1%曲酸溶液中室温可保鲜8天之久。曲酸作为抗氧化剂可防止油脂变质、防止生面褐变。和抗坏血酸合用效果更好。
曲酸在护色发色方面可部分取代亚硝酸钠,并能抑制亚硝酸盐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
研究认为,曲酸的保鲜机制是抑制植物和甲壳动物中的多酚氧化酶 (即酪氨酸酶)。
如上所述,曲酸集抗菌、防腐、保鲜、护色发色、抗氧化等作用于一身,是一种潜在的、性能优越的食品添加剂。
美白化妆品和美白食品中添加曲酸 曲酸为酪氨酸酶抑制剂,能抢先与酪氨酸酶中的铜离子熬合,使铜离子失去作用,进而抑制多巴色素的合成。
曲酸能抑制5,6-二羟基吲哚(DHI)聚合,抑制DHICA氧化酶的活性。
添加曲酸的化妆品有护肤、润肤、美白、光亮、防晒、祛斑的功能。剂型有膏霜、洗剂、乳液、软膜粉、泥胶、粉饼等。
其曲酸含量有两种规格。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色素沉着症,如黄褐斑 (妊娠斑、咖啡斑)、继发性色素沉着症和黑变病,对黄褐斑总85%以上。
三鸣丰等报道,将含1%或2.5%曲酸的膏霜用于黄褐斑、日照及老年性黑斑、炎症导致的色素堆积及雀斑患者,搽2个月以上,对204例统计的结果是: 有效(症状有相当减轻者) 以上93例 (占稍有效 (症状稍减轻者) 以上151例 (占 74%); 曲酸用量1%和2.5%差别不大。
曲酸在光照、受热时易变黄,从而影响曲酸化妆品的保质期。低温保存、添加抗坏血酸及羟甲氧苯酮 (2-羟-4-甲氧二苯甲酮) 等遮光剂可增强其稳定性。
病虫害防治和作物增产 曲酸和二价重金属的络合物对于若干种植物真菌病的防治效果比的波尔多液(一种杀虫和杀菌的药剂)要好。上述曲酸络合物易于配制,喷洒在叶片上黏附较牢而不损伤植物。这些金属基团以非离子形式和曲酸连结,故对人类毒性非常低,比波尔多液安全。
曲酸还是烟碱杀虫剂的激活剂,当处理甜瓜绢野螟 (Diaphania hyalinata L.) 和亚热带夜蛾 (Prodenia eridania cram.) 时,在5%烟碱硫酸盐叶蜡石粉剂或5%烟碱膨润土喷洒剂中添加5%曲酸时,其毒性分别增加35%和50%。
曲酸也可单独使用作为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 在与害虫个体共存中,影响害虫生殖,扰乱其激素系统,进而把害虫全部消灭。与传统的杀虫剂不一样,不但可把害虫全部杀死,且对人、畜无害,又不污染环境。
Nickell和Gordon (1963年) 曾曲酸作为植物生长刺激剂。从近几年专利看,曲酸作为作物增产剂是很有希望的。方法是用曲酸或其盐喷洒农作物叶片或浸润根系、种子,可促进作物生根及茎叶初期生长、促进开花结果、提高产量和品质。例如: 用 0.01~1000mg/L曲酸溶液喷洒甘薯苗后再栽插,收获的甘薯淀粉含量提高10%~ 20%,总产量提高20%~30%; 从番茄开花到收获,在叶面上喷洒浓度为100mg/L的曲酸溶液8次,番茄成熟度、糖分、个体重均有明显增加。
我国是杂交水稻生产大国,目前杂交水稻种子需要用 “920” 处理。考虑到曲酸在产量、成本上的优势,它对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或许会有所作为。
微生物发酵法制曲酸 微生物发酵法制曲酸是指用微生物发酵法大量生产曲酸的工艺和技术。曲酸是由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一种酸性代谢产物,能溶于水、乙醇或醋酸酯等。能产生曲酸的微生物多数为真菌,如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米黄曲霉 (A.flavo-oryzae)、黄曲霉(A.flavus)、亮白曲霉(A.candidus)、棒曲霉(A. clavatus)、巨大曲霉(A.giganteus)、烟曲霉(A.fumigatus)、溜曲霉(A.tamarii)、温特曲霉(A.wentii)和灰绿曲霉(A.glaucus)等。某些细菌如玫瑰葡糖杆菌 (Gluconobacter roseus)、蜡状葡糖杆菌(G.cerinus)和若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也可利用糖类生成曲酸。基本发酵工艺为:甘薯粉经α-淀粉酶水解→灭菌→在发酵罐中冷却→接种米曲霉种子(来自种子罐)→32℃左右通气发酵(约5天)→发酵液抽滤→制成曲酸的锌盐→减压浓缩→结晶→酸化→曲酸。曲酸是用于制造食品和日用品中的增香剂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也是生产杀虫剂、杀菌剂和胶片脱尘剂的原料,若与某些脂肪族羧酸发生酰化,就可获得曲酸酯,它是制造增白化妆品的原料。
曲酸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曲酸钠的敏感程度大于革兰氏阳性细菌,而大多数其他抗菌物质则相反。曲酸的抑菌作用远低于其他抗菌物质,其抗菌活性是抑菌性而非杀菌性。曲酸对酵母、病毒和噬菌体无效。曲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工业中被用作美白剂,还能起到防腐与保湿作用。在食品工业中,曲酸用作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防腐剂、保鲜剂和护色剂等;还可用作制备增香剂麦芽酚和乙基麦牙酚的原料。也可用于生产头孢抗生素的中间体。还可用于生产农药杀虫剂等。
湖北鸿鑫瑞宇欢迎您!
生产吨位;供应商联系人:陈欣
生产吨位;供应商联系人:陈欣烟酸乙酯,四乙酰核糖+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