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塑工职业概括: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工泥塑是一种捏泥艺术,潮州俗称“土安仔”。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相传南宋末年,始祖吴静山自福建漳浦携眷到大吴定居后,以塑造泥玩具为生,其技艺世人相传,逐渐发展,蔚为大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大吴泥塑进入繁荣发展期,以吴潘强为代表的大吴泥塑艺人相继涌现,捏塑技艺日臻成熟。大吴泥贴塑技术独树一帜,有文身、武景、脸谱等流派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品种丰富多采,色彩鲜艳自然、清新典雅,艺术造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二、泥塑工职业等级:
泥塑工及相关专业泥塑工均由中国建设教育劳动学会颁发;泥塑工职业技能岗位培训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三个等级: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是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的依据;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通用。
三、泥塑工考试认证:
泥塑工职业岗位证由中国建设劳动学会鉴定颁发,泥塑工职业岗位证鉴定合格者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核发相应等级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证》,初级泥塑工颁发泥塑工初级技工证,中级泥塑工颁发泥塑工中级技工证,高级泥塑工颁发泥塑工高级技工证,泥塑工证在建设行业领域全国通用。
四、泥塑工相关信息:
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