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阿里巴巴
从18人的小公司到5万人的商业帝国,从50万起家到如今的市值超4000亿美金,用短短的十几年,实现了这样的飞速发展,这就是阿里巴巴,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4月26-27日,语境品牌的小伙伴们走入阿里集团总部—西溪园区,来到这个被赋予浓厚神秘色彩的地方进行考察与学习,探寻阿里的创新管理之道。
向阿里学什么
外界学阿里,必然会学习阿里的文化。阿里巴巴走到今天,马老师永远认为:支持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只有一支有温度的团队,未来才会创造出更多有温度的产品、有社会责任的产品,这家企业才会走得更长远。
西溪园区作为集团的核心中枢,这里的文化气息也最为浓郁。初到的是访客中心,也是阿里企业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历程文化墙前,透过一张张照片,见证了阿里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不禁感叹阿里人惊艳了时光。
都知道马云是武侠迷,在阿里的所见所闻,无处不是武侠精神,所有的培训室都是以江湖中的各种山庄命名,随处感受得到阿里人的侠义和豪气。
5月10日被称为阿里日,来源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阿里所有人员被隔离,大家在家中办公,得到许多家属的帮助与支持。所以这一天,员工家属会被邀请到园区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常常由马云亲自主持的集体婚礼,婚礼也是重视员工家庭的象征。
阿里拥有开放的文化,它让更多的企业走进阿里,学习阿里,分享文化,让品牌通过口碑自行传播的同时,让更多的企业共同成长。
解密阿里文化的力量
企业的成功=战略x组织能力,方向一定不能有错,战略需要老板去思考,而执行就需要强大的组织团队完成。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仅仅因为马云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和理想,也因为马云有一支具有高强执行力的团队。
许多公司都提愿景、使命、价值观,但很容易流于形式,最终企业文化成了墙上的文化。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生生不息的秘诀就在于“虚事实做,实事虚做”。
2001年阿里巴巴用工具将文化系统化,以书面形式确定了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形成了“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2004年又升级精炼为“六脉神剑”。
马老师常说:“文化一定是被训练和考核的,不训练不考核是没用的”。阿里巴巴“虚事实做”的一个体现,就是绩效考核是“价值观和业绩双轨考核”,业绩考核50%,价值观考核50%。 阿里的考评系统把价值观给予这么大的考核比重,可见阿里人已将企业价值观深植每个员工。
与阿里相比,语境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如出一辙,能否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否给员工打造一个成长的平台,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事情。在语境的办公室到处可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等行动指令。
我们深信做一家使命和愿景驱动型的企业才更有生命力,企业从来都不是被竞争对手干掉的,通常都是被自己干掉的。从表象上看是被行业革命,被竞争对手压迫。从本质来看,就是企业缺少可持续的价值观、学习、创新精神,导致企业发展乏力,效率低下,最终被竞争对手消灭。
通过在阿里两天的游学,让我们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的企业文化在于你是否真的相信,和你是否真正地去做,文化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公司,于外部是支持业务,于内部是协同更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实践出真知,这也是语境为什么坚持游学。把每一次的学习价值都发挥到极致,让脚下走的每一步都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