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
反渗透系统进水水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污水处理厂出水等,进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质,反渗透膜污染的原因取决于进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浓度及反渗透膜的种类。
针对不同的原水水质,分析反渗透膜污染类型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处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延缓反渗透膜的污染;另外对于高污染水源可以选用宽流道、给水阻力较小,能耗低的抗污染膜来降低膜组件的污染和减少化学清洗的次数。
原水的预处理方法
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反渗透给水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反渗透进水SDI<5(采用超滤反渗透进水SDI<3)。由于原水中含有悬浮固体或粒子、胶体、结垢盐类、金属氧化物、各种微生物、有机物等,需要针对不同进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尽可能的将其去除。具体如表
离子结垢的控制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Ca2+、Mg2+,Ba2+,CO32-,SO42-等结垢离子,为防止CaCO3、CaSO4、BaSO4 等析出沉淀使膜结垢,如果水量比较大通常采用投加石灰软化的方法或石灰+纯碱软化的方法、小水量的进水可以通过投加酸降低进水的pH、或利用钠离子软化,同时添加特定的阻垢剂的方法来解决。
为防止SiO2 结垢,通常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处理工艺降低反渗透进水中二氧化硅等的浓度、适当提高给水温度(当给水温度为40 ℃时,SiO2 的溶解度可达160 mg/L)、提高进水的pH、采用控制水的回收率、投加特定的阻垢剂等的方法。
当水中铁、锰含量少于0.1 mg/L 时,可以不予处理;铁、锰含量为0.1~0.5 mg/L 时,可加酸将水的pH 调至5.5,防止生成铁、锰氧化物;铁、锰含量大于0.5 mg/L 时,水中铁、锰等游离离子被氧化后形成金属氧化物沉积污染反渗透膜,需要在反渗透系统之前,增加曝气-锰砂过滤等的方法将其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