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备战”骨骼健康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分年龄段来进行说明。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他们的骨质状态不同,所以,“备战”的方式也不相同。
1、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就要开始储备“骨本”。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注意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等。坚持锻炼,多做“日光浴”,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尽可能在年轻时就将骨峰值提高到zui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
2、中年妇女
中年期妇女特别注意防备“骨流失”。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长期预防性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体力活动,尤其是负重锻炼、合理的膳食营养、不吸烟、少饮酒。
3、老年人
老年人须持续打防“骨折”战。步入老年后,坚持适当运动,加强防摔措施,避免跌倒,如改善视力、老年体弱患者使用助步器。老年人仍应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在有足够日照的室外多参与运动,有利于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如已发现骨密度低下或已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阻止骨量丢失并降低骨折风险。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不容迟疑,因为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此时除对骨折的及时处理外,合理的康复治疗和骨折后预防再次骨折的治疗尤其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