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说法,南北朝时期的《易筋经》、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婆罗门导引法》都被认为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瑜伽术。而又有研究者认为,瑜伽是同佛教大小乘禅法一起传入中国的,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分不清两者的不同而已。那么这两都到底有不同呢?
瑜伽作为婆罗门教的正统派哲学之一,是一种宗教修持和锻炼身心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印度古老的瑜伽士们通过对自然和动植物的生存法则进行观察及总结,将大自然的各种存在方式实践在人的身上,并感受身体的变化,所以动作招式比较多。
易筋经本是达摩祖师为了帮助弟子修道,所传的一套外壮筋骨皮,内壮心肝肾的功法,易筋经和瑜伽都属于健身气功,但瑜伽的世界观和哲学理论更多点,如果单单是蹦蹦跳跳的,掰扯身体的瑜伽就更上不了台面了,不在此列。易筋经是人体周天的理论,天人合一理论。
易筋经的动作比瑜伽少很多,但感觉完全不同。瑜伽讲的是“身心灵”。易筋经类似道家的“精气神”。瑜伽让人进入平和与融和。易筋经是精气饱满,能更迅速恢复气力。
易筋经是非常刚猛地恢复元气,补充能量的方法。瑜伽是慢慢修的,靠身心统一,达到不伤不补,跟着视频或者书籍练习,练的不对也没啥大碍,易筋经要求就比较高了,每一个阶段的注意点都不一样,必须要跟师长期指导练习才能不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