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大国酱乡黄金时代酱香酒文化

  • 发布时间:2019-06-27 17:28:07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夏路8号合景国际中心21楼
    公司:贵州大国酱乡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手机:1867973219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隋唐时期,文人墨客兴盛。在唐朝,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沸沸扬扬,酒文化盛极一时,“酒催诗兴”是唐朝文化较凝练较高度的体现,杜甫“性豪业嗜酒”,诗仙李白好酒更是天下闻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宋朝以后,蒸馏技术的发明,催生了白酒的普及,酒与中国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酒文化也日新月异。

      一、中国的“传统节日酒文化”

      1、端午节喝雄黄酒。端午节是祭祀屈原的节日。相传屈原跳江之后,一位老医生们为了不让江里的蛟龙吃屈原的尸体,把一葫芦雄黄酒倒入江中,后来果然一条蛟龙浮出水面,显然是醉倒了。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在很多地方端午节的时候依然会喝雄黄酒。

      2、重阳节喝菊花酒。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菊花酒具有清凉甜美的特点,并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重阳节喝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3、春节喝屠苏酒。屠苏酒相传为后汉三国时期的华佗所创,是一种由多种中药混合泡制而成的酒。又因为,早期的屠苏酒是在名为屠苏的房子里泡制,故得名。传统文化中,一般喝酒的时候都是从年长者开始,而屠苏酒则是从年少者开始,逐渐到年龄较大的。北宋苏辙曾有诗云:年年较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二、中国的“传统酒道文化”

      有茶道,武有武道,酒,亦有酒道。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这与庄子的无所贪酒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主张饮酒有节,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三、中国的“传统诗酒文化”

      中国的诗魂即是酒魂。酒文化不仅与道家精神息息相通,跟儒家文化、礼教文化同样也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和艺术创作,尤其是书法创作、音乐创作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与艺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杜甫有300首(篇),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四、中国的“传统健康酒文化”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认识,《诗经·豳风》中便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世无疆”的诗句。上句的意思是说用酒帮助长寿,下句的意思是说举杯敬酒祝长寿,都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说明饮酒“少则益,多则害”。

      古人认为酒的目的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能“身为物所役”,饮酒必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酒再好,如果不加以节制,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而“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文明饮酒”也成了新时代的饮酒新文化理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中国作为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对中华民族人文发展影响深远。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