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
姜瘟病(腐烂病)其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可以浸染生姜、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农作物。病原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31℃,高温高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激烈利于该病发生流行。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温度高,雨水多,极利姜瘟病病菌的繁殖和侵染。田间调查,大雨暴雨后7-10天,常常是姜瘟病暴发时期。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及自然孔口侵入根茎,或由地上茎、叶向下侵染根茎,病姜流出的汗液可借助水流传播。姜瘟病流行期长,为害严重。田间识别的重要特征为:1/病株断茬用手挤压有白色的汁液,有恶臭味;2.腐烂是从内向外烂;3.闻一闻腐烂的姜块有臭味。4.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生姜姜瘟病、烂脖子病治疗方法:
对于病区扩大范围喷雾、重点区域灌根:
使用浓度:用青枯立克(姜瘟净)90-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灌根。 3-5天1次,连灌2-3次。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温馨提示:
喷雾时重点喷生姜的根茎基部和地面接触的部位,此处是烂脖子病较易发生的的部位。做好带病死苗的处理工作,防止遗落的带菌土壤传染其他的生姜植株。所有已经发病的姜块不能入姜窖,容易传染其他姜块。
如果有作物病害问题欢迎咨询潍坊奥丰齐齐免费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