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是什么鬼?
根结线虫虫体很小,肉眼看不到。雌雄成虫形状不同。雌成虫呈鸭梨形固定在寄主根内,乳白色,表皮薄,有环纹,头部与身体接合部往往弯侧一边。卵产在尾端分泌的胶质卵囊内。
卵囊长期留在衰亡的作物侧根、须根上。卵囊圆球形,一个卵囊内有卵100~300粒。幼虫细长,蠕虫状,共4龄。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为1~1.50mm×0.03~0.04mm。
雄虫在植物组织内与雌虫交配,有时雄虫在侵入根组织后不久即死亡。线虫在植物幼根内生活,刺激幼根膨大成瘤状,植株枯死后,以卵囊或以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遇到适宜条件,孵化出幼虫,在土粒间水中游动,2龄幼虫为侵染虫态,侵入根部后,引起植株发病。
什么环境容易发病?
根结线虫生活最适温度为25~30 ℃,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雨季有利于线虫的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
适宜土壤pH值4~8,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砂土常较黏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其根结线虫普遍存在于土壤之中,尤其在沙性土壤的大棚基地,更易暴发成灾。
大量施用为腐熟有机肥,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恶化都能扩大根结线虫危害,加重传播。
葡萄根结线虫危害表现
线虫在葡萄上引起“慢衰病”,根结线虫危害主要发生在葡萄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地上部分也能表现明显症状。
根部危害,一是直接的机械损伤,破坏寄主表皮细胞;二是以吻针刺伤寄主,分泌唾液,破坏寄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而产生病变,使根部产生变形或使植株内部组织受到破坏。
根系受害后形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瘤状根结,有的呈现串珠状发生,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期变为淡褐色。
发病后根系吸收、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形成弱苗,影响产量;重病株地上部分表现营养不良,植株大小不一,不整齐,多矮、瘦弱、生长缓慢,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小、叶色变浅、变黄、似缺素症。
结线虫在土壤中呈现斑块型分布;植株生长弱,在没有线虫或线虫数量极少的地块,葡萄植株生长旺盛,因此葡萄植株的生长势在田间也表现块状分布。
这种分布易被误认为是被其他因素造成的,如缺水、缺肥、盐过多以及其他病原等,其实这正是根结线虫为害的地上部的整体表现。从病根及其周围土壤中常可分离到数量较多的根结线虫成虫和幼虫,将这些线虫回接到寄主葡萄根部,植株表现与田间相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
防治根结线虫有农业防治(抗性砧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其中化学防治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云南地区葡萄很多地方准备埋基肥,建议在冬肥加入杀线虫剂,不过广大农户朋友们可以选用河南龙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战线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