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伍市斤”的全国通用粮票从目前市场价格来看,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它的收藏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因为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在计划经济年代,你手里有钱没有粮票,吃不上饭,挨饿也很正常。说起来可能许多人不相信。我国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1965年至1966年又陆续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这些粮票一至用到1992年。
计划经济年代,粮票的确发挥了调节市场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口粮标准。如儿童、学生、工人、干部等,各行各业粮食定量都不一样。无论你在食堂、饭店、招待所吃饭都离不开粮票。你在商店买一盒饼干需粮票,吃一碗面条离不开粮票,哪怕买一根油条也得粮票,真是离开粮票几乎不敢出门。
1992年粮食从计划经济转入到市场经济,粮票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更何况粮票退出历史舞台也只有二十多年时间,民间存有大量这类粮票,所以说市场价格不高,一张也就几元钱吧?但是它的故事太多,每一张流通的粮票都有一段故事,所以说它的收藏价值高于它的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