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生姜茎基腐病姜瘟病识别及防治

  • 发布时间:2019-08-05 09:13:21
    报价:面议
    地址:山东,潍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富亭街鑫堡御苑
    公司:潍坊科盛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手机:13953660917
    微信:Wocongzhelai2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及自然孔口侵入根茎,或由地上茎、叶向下侵染根茎,病姜流出的汗液可借助水流传播。姜瘟病流行期长,为害严重。生姜姜瘟病是姜农心里的一道阴影,因为它可以让你在几天之内绝产,血本无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近些年各地开始纷纷使用土壤药剂消毒处理。但是成本一亩地需要几千元钱不等,投入成分相当高,不是每个姜农都能接受。另外,也仅仅是那些得过姜瘟的田,才会舍得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处理过的地块土质明显降低,一般不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

    姜瘟病(腐烂病)其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可以浸染生姜、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农作物。病原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31℃,高温高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激烈利于该病发生流行。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温度高,雨水多,极利姜瘟病病菌的繁殖和侵染。田间调查,大雨暴雨后7-10天,常常是姜瘟病暴发时期。

    生姜姜瘟病田间识别的特征为:

    1、病株断茬用手挤压有白色的汁液,有恶臭味。

    2、闻一闻腐烂的姜块有臭味。

    3、腐烂是从内向外烂。

    4、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烂脖子病,学名叫生姜的茎基腐病,也叫腐霉菌根腐病。生姜得病后,茎基部开始产生水渍状的淡褐色的病斑,叶片由下而上发黄,茎基部软了以后就歪倒,不久植株枯萎死亡。病情稍轻的话,可减产严重的可导致减产50%以上。

    烂脖子病主要是由种姜带菌或土壤传菌所致。该病多与温差大和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如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时,姜根本身就易受伤害,如果温度达到19-24度,甚至28—32度湿度85%以上,就容易发病。如遭遇暴雨,且地块连年种姜,则发病率更高。

    近期由于天气干旱高温,生姜地湿度温度比较大,极易产生烂脖子现象。

    田间识别特征为:

    1.发病茎叶先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退绿变黄,后全叶扩展,病向上扩展;

    2.腐烂从外向内烂。

    3.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腐烂,挤压清色汁液。

    生姜姜瘟病、烂脖子病治疗方法:

    对于病区扩大范围喷雾、重点区域灌根:

    使用浓度:用青枯立克(姜瘟净)90-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灌根。 3-5天1次,连灌2-3次。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姜瘟净、青枯立克:中药制剂,主治姜瘟病、茎基腐病等,双向传导能力强,内含杀菌成分(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分(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