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马排名第七位。在十二地支中,马属午,正是树木旺盛、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时刻,每当此时,马便四处奔跑嘶鸣,故又称“午马”。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道德。在祖先们在世界观里,已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周易》中说“乾为马”,马便成了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代名词。
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汉代以马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在众多题材中脱颖而出,造型浑厚朴实、轮廓简约洗练,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汉朝先后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历史时期,拥有长达422年的历史。在此期问,马雕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造型上的嬗变。西汉马雕塑作品造型明快写实,东汉概括夸张,充分体现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汉代马雕塑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其艺术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了随石赋形、 影像造型,简约整化、写实再现、塑绘结合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其艺术特征进行了解析与探究,总结归纳出汉马雕塑主要具有古拙雄浑的体量感、动感强烈的节奏与韵律、具有扩张感的线条等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