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渗漏可能原因:
1. 对防水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认为渗漏水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规律进行分析,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对防水工程按程序简单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
,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
2. 施工质量不良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为作业方便,任意加大水灰比;捣固不密实或捣固过久,表面浮浆过厚或漏捣以致出现蜂窝和鼠洞,混凝土中混入杂物,绑扎铁丝穿透混凝土层,出现露筋;砌体
缝灌浆不饱满,混凝土或砂浆养护时间不足,表面干燥,聚冷聚热,均引起裂缝而渗漏。
3. 特殊部位未作防水处理
地下工程的侧墙与基础、侧墙与拱脚等薄弱部位未作特殊防水处理.基层块石夯填不均匀,地基土质差,竣工后产生不均匀沉陷或结构上的负荷变化事前没有作特殊处理,使基础断裂以致渗
漏。
4. 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掌握不全或不准
钻探资料少,未按要求进行;凭借其他资料,未加验证,使用年代已久远的地质资料来推断所建地下工程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而造成设计的防水方案失误。
5. 结构设计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
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防水;防水和管道线路没有很好的配合,其细部结构不当,往往成为地下水渗入的主要通道。
地下工程渗水防治:
1.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底板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灌,不留施工缝。底板和墙壁确实需留施工缝,应留在墙壁上,缝要水平,缝高出底板30cm为宜.沉井施工的井壁设置凹槽,延长地下水
渗透路线,封底要确保底板混凝土质量。
2.穿墙管渗漏水
穿墙管防渗漏的措施:a.所有穿墙管预先埋设,避免事后开凿。b.增加渗水长度,工艺配管埋设要设置止水法兰盘,位置固定后再浇筑混凝土。施工墙壁混凝土结构时,尽量不用或少用
穿墙螺栓,减少渗漏机会.必须设置穿墙螺栓时,螺栓中间必须设置一道以上的止水环带,c.对穿墙管表面进行处理,砂浆、残渣和锈蚀层都必须清理干净。d.加强对穿墙管周围混凝土振捣
,必要时采用大流动混凝土或其它特殊处理,保证不产生裂缝。e.浇筑时振捣棒别碰穿墙管。对由于温差、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穿墙管变形,穿墙管与混凝土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先埋一节
与墙壁厚度等长、直径比穿墙管大l0cm的过墙套管,再把穿墙管与套管之间的空隙用石棉水泥或油膏嵌填,以适应穿墙管变形。
3预埋件渗漏水
预埋件渗漏防治措施:a.预埋件设计成L形,不得穿透底板和墙壁,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b.预埋件布置要合理,以方便施工,保证浇筑质量,加强振捣,必要时在预埋件处采用大流动
混凝土。c.预埋件表面要清理干净,使之与混凝土粘结牢固。d.对预埋件要保护,防止碰撞,对无法避免的,应事先制成混凝土预制块,表面做防水抹面处理,稳定于固定位置,再与混凝土
浇灌成整体。
4变形缝渗漏水
变形缝渗漏防治方法;a. 清除止水带周围的杂物,检查止水带有无损坏,再浇筑混凝土。b.埋入式止水带按设计规定固定,位置准确,严禁止水带中心圆环处穿孔,变形缝的木丝板要
对准中心圆环处。c.底板混凝土垫层要振捣密实,埋入式止水带由中部向两侧挤压按实,再浇筑混凝土.墙壁上的止水带周围应加强振捣,防止粗骨料集中,必要时采用大体积流动混凝土。
d.后埋式止水带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尽量大些,变形缝木丝板要对准止水带中心环以延长渗水路径.凹槽不合格要重新剔槽,凹槽内作抹面防水层,防水层表面应呈麻面,转角处做成半径为
15—20mm圆角。e.后埋式止水带表面要用锉刀或砂轮打毛,以增强与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