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瓷枕——你知道多少

  • 发布时间:2019-08-14 19:26:54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州中心
    公司:广州广宣艺策划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18565324760
    微信:Y1850206059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瓷枕是一种枕头,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

    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简介

      瓷枕,即瓷质的枕头,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有诗句。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 、扒村窑 、登封窑所出为多。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中国古代的枕头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同其它日用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唐朝时(公元618~907年)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最为鼎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有代表性。这一时期生产的瓷枕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包括几何形枕、兽型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瓷枕的装饰纹样也多彩多姿。较为普遍应用的纹饰有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这一点尤其以带有文字纹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最为明显。

       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唐和五代(公元7~10世纪)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公元10~13世纪)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

    瓷枕

      复杂的装饰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

    瓷枕形状

      瓷枕形制有很多形制,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

    纹饰

      瓷枕的纹饰有瓷枕、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双狮花卉瓷枕、黑花荷莲纹瓷枕 、牡丹纹瓷枕 

      

    文化

      在瓷器中,再没有比文字装饰更能直接反映时尚的了。唐代的铜官窑,也就是长沙窑中,常有书写诗歌的,许多诗还可以在《全唐诗》中查到,显然,这与唐代诗歌兴盛有直接联系。而宋枕,却大量

    瓷枕

     书写词曲,如磁县出土个瓷枕上写着“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你们听听:“烟波名利不如闲”,可见宋人有点儿看破红尘了。于是,大宋江山就成全了赵佶这位国政庸碌无为,艺术却颇有造诣的皇帝

    瓷枕

     “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写上“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写上“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写上“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写上许许多多通俗的格言,这些格言与宋人生死不离,生时指点迷津,死后警醒来世。

      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体现了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

    分类

    孩儿枕

     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是一价值连城的珍品。此枕为一卧式男

    瓷枕

      童,他双臂环抱,伏卧在木榻上,头侧垫在左臂上,右手拿个绣球,双脚交叉跷起,一副天真顽皮的神态。胖胖的圆脸,双目炯炯有神,身着长袍,外穿坎肩,下着长裤。衣纹线条和衣着、木榻上的刻花装饰简洁流畅。定窑白润的色调和质感,给人以自然恬静、雅致高洁的艺术感召力。

    三彩双狮花卉瓷枕(宋)

     宋代民间用瓷,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长22.2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

     该枕的枕面呈一长方形,中间稍凹,两边微翘,面上刻画花卉形图案。枕面下塑两只对称排列的狮子形象,狮子呈伏卧状,分列左右两边,面部表情呈龇牙咧嘴状。左边一狮的右边嘴角上有一小洞,应为出气孔,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烧造时发生炸裂。两狮的中间雕一只彩球,并系有彩带。全器除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黄、绿、青等釉色,色泽均匀,且浓淡有别。

    瓷枕

      枕长方形,枕面微凹,正面开光内刻两鸳鸯,四角衬以四对小鸳鸯,施彩以蓝为地,枕面四边饰以蓝色斑点,枕身四周以黄彩为地,饰以白色斑点。鸳鸯纹自隋唐以来便在瓷绘中大量出现,此枕为唐代随葬用之明器。唐代三彩鸳鸯图案源于织锦刺绣工艺,用于釉陶器上又别具一格。此枕造型精巧,纹饰结构协调,色彩班驳,特别是点缀于枕面四周的蓝彩,衬托得器物主次分明,华美之极。

    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荷莲纹瓷枕

     宋磁州窑烧制,1983年从北京文物总店调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长24.5厘米,宽19.5厘米,高11匣米。

    圆形台座上有如意头状枕面。白釉为底,枕面周边用墨彩绘出宽边,中间黑色

    瓷枕

     方形开光内绘黑花荷莲纹,荷叶上的叶脉又用锐器划出,黑花白线,简洁明快,立体感强。开光外两边绘花结纹,台座底部黑色宽边。胎青灰,瓷化程度高,侧有小孔。此枕绘画技艺精湛,用笔简练洒脱。这种用锐器划出细部的装饰手法,富有一种笔情墨趣。磁州窑观台镇遗址发现了许多如意头形台座枕残片,和此枕特点有相似之处,由此判断此枕可能是观台窑生产,为宋代流行的式样。

      明代的青花蝴蝶枕。该青花瓷枕面长29厘米,底部长11厘米,宽14厘米,高9厘米。整个枕面是一只正在扇动翅膀的蝴蝶,生动可爱。蝴蝶翅膀上还有眼状或锯齿状的花纹,连蝴蝶的触须都看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在蝴蝶的腹部中心,有一个钱币状的孔,不知何用,估计是储钱或是注水之用。在瓷枕四周的壁上,装饰有藤蔓状花纹,还点缀有花朵。在壁的内侧,写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如果不是伪作的话,当为瓷枕中的精品之作。

    清粉彩幅钱矾红料釉瓷枕

      这是一件清代的粉彩幅钱矾红料釉瓷枕,长形腹空,下端平整,上部中间微凹两端翘起,形似马鞍。瓷枕两侧平面,充满吉祥意味的黄色底色上饰以红、白、蓝相间的纹饰,中间位置相对开有古钱孔用以出气通风,亦是为了防止烧造时发生炸裂。

      矾红釉又名铁红釉,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创烧于明代嘉靖年间,到了清代康熙时期烧制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呈色稳定。整件器物形态端庄,色彩明艳、斑斓,用色吉祥、丰富,枕面上遍布规整有致的几何形图案,纹饰细腻,结构协调,特别是锦地上点缀的32个幅钱矾红料吉祥图案,衬托得器物主次分明,图案中的花卉、禽鸟等内容丰富,寓意美好。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