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
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钱以“半两”为名,后人
称之为“秦半两”。从此中国的铜钱取得了外圆内方的固定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那么,秦半两值多少钱呢
秦始皇统一钱币后推行直径2.5厘米-2.8厘米、重3克-6克的方孔圆半两钱,其大小适度,便于携带交易,铸行后即
迅速发展流通,兼并六国后很快成为主体货币。当时为市场需求又铸行了半两小钱,直径有1厘米-1.5厘米,重0.2
克-0.4克的三种,历经2000多年沧桑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