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喜高温 、高湿环境 ,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最,适温度为 2 8 °C 左 右 , 气温在2 4 ~ 2 8 °C 范围内蔓延快,在10°C以下和 36°C 以 均不发病 ;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容易生病连续降雨,相对湿度较高,均会引起突发性传播和侵染长期连作、栽植密度大、老残叶多、通风透光条件差、 氮肥过量等不当管理,也会造成病害的发生此外, 植株幼嫩的苗地发病较严重 ,可在短期内造成毁灭性损失。
草莓炭疽病综合防治方法
草莓炭疽病重在预防,尤其是感病品种要在强台风暴雨天气来临前、后,都要用药防治;有一定抗病力的品种,也要经常检查草莓匍匐茎、托叶等易感病部位,发现初始病斑立即用药防治。喷药时一定要仔细,叶面、叶背、匍匐茎都要喷到,根颈部也要喷淋到药液,以保证防治效果。预防时可使用青枯灌点灵200-300锐+叶满600倍+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病害高发期(在栽培管理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氮肥过多,植株徒长;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复配适量内吸性制剂如大蒜精油等。
炭疽病最,先从匍匐茎入侵,因草莓匍匐茎上面附着绒毛,使匍匐茎很难均匀附着药剂,每次喷药可加入有机硅助剂,可减少药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更好的润湿性,使药液更均匀的附着于匍匐茎和叶片,起到更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菌源,保持植株通风透光条件。需使用青枯灌点灵90-150倍+大蒜精油1000倍+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适当复配当地化学药。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微生物菌地力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中已经固化的多种中微量元素,提高根系吸收利用率。对易感病品种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地遮盖遮阳网,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在苗期要防治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取食幼嫩叶芽和叶片,以免造成伤口,引发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