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疏导机构哪里好?河南领先青少年心理疏导中心更专业
每个爱抱怨的妈妈,心里都藏着一句话......
河南领先青少年心理疏导权威专家:我们发现,妈妈这个存在,着实有很大的共性:爱抱怨。比如: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一点都不知道帮忙。
我在外面累死累活,回来家里,饭没煮,地没扫。
一点都不知道体谅大人的辛苦。
我就该累死吗?我就活该干这么多活吗。
累死我吧,你们就都有好日子过了。
你们再这么不体谅,一点都不分担,我就走了,看你们怎么活。
我这酸那疼,你怎么还老气我?怎么这么不懂事。
……
你有没有想过,妈妈怎么就这么爱抱怨,让人心烦呢?你以为妈妈抱怨累,抱怨自己惨,就是想让你分担,就是想让你干活吗?
图样图森破。
2、你只听到妈妈外面说什么,没听到里面说什么。
其实,有一个真相,你可能从来没思考过。当你发现这个真相,你会发现,化解妈妈的抱怨,只需要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谢谢妈妈。其实能干的人需要的从来不是分担,而是看见。她在付出的时候,已经做的非常累了。现实层面上,她实在付出不了更多了,或者说不想付出更多了。可是她又希望你能知道她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那怎么办呢?潜意识就要启动她伟大的保护机制——抱怨。
3、抱怨累、抱怨惨、抱怨你不干。
抱怨的意思就是:我付出了这么多,你看到了吗?我这么能干,你看到了吗?重点是:你看到了?抱怨的好处,就是现实没付出那么多,但是通过抱怨,就可以让自己在感觉上付出了很多。她只有感觉自己很累,很惨,很委屈,她才能感觉到“我付出了很多”的伟大感。而你,帮她分担,你这不是在帮她,你这是在害她啊。你是在赤果果地告诉她:你也没付出多少啊,所以我不会爱你的。有效策略就是看见。怎么看见呢?四个字——谢谢妈妈!五个字——妈妈你真好!
4、妈妈需要被看见,她为什么不直说呢?
妈妈在付出的时候,有两部分同时存在着:第一部分:她为你服务,为家付出,这就是在表达爱。这是她作为母亲、妻子角色的部分,是她成人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她向你索取认可,看见,关注,这是她儿时未被满足的部分,是她小孩的部分。当妈妈抱怨,其实只是因为她第二部分没有被满足。当她第二部分被满足,第一部分就更有力量,就会给你更多的爱。
如果您在亲子关系,家庭婚姻,两性关系,青少年心理,个体心理(抑郁、焦虑……)等方面有困惑,可以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河南领先心理咨询中心会为您匹配适合您的权威专家帮助您。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改编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