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河南鹤壁承装修试资质代办ISO三体系认证汇总问题

  • 发布时间:2020-04-11 09:58:25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郑州,郑州高铁东站西广场升龙广场
    公司:郑州商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13140067278
    微信:xdmj6666
    电话:0371-56709382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转让河南电力承装修试四级河南

      

      河南承装修饰人员标准

      

      河南省承装修试电力资质施工许可证代办

      

      河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代办

         河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办理,河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河南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承装修试资质代办============

      

      北京雍和宫大街:“慢街素院”散发古都韵味

      

      2019年10月10日 11:3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慢街素院”散发古都韵味

      公交车驶入雍和宫大街,乘客都扒着车窗往外看,变化忒大了,这街景怎么跟拍电影似的:瞧那如意门多精巧,一看就是老北京;女儿墙都露出来了,花砖砌的样式真多;还有那拱券门,是民国时期的吧;这外立面的砖墙,有丝缝有干摆有淌白,用了很多老砖,有味道……

      

      上个月,雍和宫大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顺利通过阶段验收。工程历时17个月,包括建筑风貌整治、道路交通优化、景观环境提升,全长1130米的雍和宫大街初步呈现“慢街素院、儒风禅韵、贤居雅巷、文旅客厅”风貌。

      

      图纸变实景,雍和宫大街给了我们可以触摸的古都风貌。

      

      修缮恢复后的如意门。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一个一个建筑研究

      

      雍和宫大街南起东直门内大街,北至安定门东大街(北二环),沿街两侧为平房保护区,有雍和宫、国子监、孔庙等文保单位。既是居住区,又是商业区,还含交通干道。

      

      雍和宫大街是崇雍大街的北段,崇雍大街是老北京城的次中轴,连接天坛和地坛,对于北京老城风貌保护至关重要。而雍和宫大街项目作为崇雍大街风貌保护的示范段,肩负着样板工程的重担。

      

      2018年5月,雍和宫大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启动,从北二环到国子监路口,全长约470米。一期整体设计风格以传统四合院居住风貌为主,比较统一,工程2018年7月20日进场,8月20日完工,用时一个月。

      

      到了二期,强调要把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貌的丰富性展现出来,这就需要一个建筑一个建筑去研究。2019年4月,二期工程施工进场了,参与各方才发现,违建拆除后,原始建筑的样貌超出想象。

      

      “整治前,屋顶都是广告牌匾;外立面经过一次次装修提升,贴了很多层瓷砖;还有很多二层、外接违建,根本看不出建筑原来什么样。”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孙书同介绍。墙有红砖、灰砂砖、青砖,还有蓝基砖;屋顶有坡顶的、平顶的,有灰背的、泥背的,很多都没有瓦。“普通的防水层一般不超过8毫米,这条街上有的房顶铺了十几层防水,10多厘米厚,房屋承重都变了。”

      

      违建全拆了之后,大家才发现,两侧的平房都是很普通的民居,不少都翻建过,有保护价值的很少。

      

      初版施工图与实际出入很大,怎么办?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房修一公司发挥了关键作用。

      

      早在西柏坡时期,就有一支维修队,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专门负责修缮办公住所,进京后,这支队伍划归北京市房管局管理,为中央服务。1953年,以这支队伍为基础,成立了国企“房修一公司”,也就是发展到今天的首开集团房地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它拥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甲级等资质。全国具有此类资质的企业中,房修一公司是成立时间早、资质老的一家。

      

      设计师团队和施工团队一道,挨个建筑研究,边干边设计,不断地修改、细化施工图。

      

      充分利用老构件,历史感自然流淌

      

      雍和宫大街二期项目,特别注重对老建筑构件的保护和再利用。

      

      99号修缮后是一处蛮子门。在前期拆违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砖结构中有和蛮子门相似的构件,包括盘头、檐口部分。施工过程中,工人按要求对这些构件进行保护性拆除,复建时回用在相应的位置,不够的部分,老师傅按原样手工加工配齐。

      

      62号落架施工时,发现了老城墙砖,工人按保护性拆除要求,手工把这些砖一块块起下来,数了数有50多块。

      

      “雍和宫背靠北二环,这些城墙砖很可能是当年拆城墙时留下来的,居民捡回家盖房子。”房修一公司雍和宫大街项目现场负责人李燕群说,这些老城墙砖清洗以后,被用到62号的台明石和金边石位置,行人走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到墙根上方像腰线一样的一排老砖,残缺斑驳,厚重的历史感自然流出。雍和宫大街149号,也能找到老城墙砖的身影。

      

      藏医院门楼上的连珠混修缮后也回归原位;81号和83号,台明石、金边石、好头石、埋头石,用的都是原始建筑上拆下来的老构件,它们的存在,散发着老城韵味。

      

      拆出来的老构件也有部分因年代久远,无法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它们,又该如何处置?

      

      走出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F口,下了台阶,会感觉脚下的路有一丝温暖,一丝柔软。原来,从地铁口到雍和宫大街这短短几十米的景观路,是用老砖铺就的。简单的席纹图案能勾起人们对过往的回忆,这些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老砖自带温度,让人油然而生亲切感。

      

      配合两侧的绿植、陈仓石鼓文化墙,这处景观起名“儒风禅韵”。

      

      在雍和宫大街多处景观节点的施工中,都用到了老砖老瓦。如52号附近的“翠莲低语”,用老砖砌墙,墙面是传统的撕缝砌法,花岗岩做压面石,用老的停泥砖收边,植物用的也是传统庭院绿化常用的竹子和藤架组合。

      

      出了方家胡同东口是“宝泉匠心”,地面铺装也年代感十足。“宝泉局北作厂在方家胡同里,历史上是清朝的造币厂。这处地面铺装用的金属不锈钢板,激光雕刻在上面刻字,并腐蚀做旧,用时间轴的方式展示出宝泉局北作厂的历史演变,地面铺装上还用青石切割了一个方家胡同的‘方’字。”李燕群介绍。

      

      海京铁工厂,1929年;小系重机株式会社,1938年;北平第一机器厂,1945年;第六机械所,1948年……当你经过方家胡同东口往南走时,低头看地面,会看到时光的足迹。

      

      雍和宫大街的门窗,也下足了“绣花功夫”。还是传统的支摘窗,一摘挂钩,窗扇就合上了。这门窗上的木格图案,有龟背锦、灯笼锦、套方、万字格等,门窗的油漆还没上色,设计颜色有黑抹棕、红抹绿、木原色等,颜色和图案组合后,多达48种方案,居民和商户可以自由选择。

      

      “乍看好像一样,细看又各有特色、千变万化,这也是北京民居的特色。”孙书同说。

      

      “织补”式修复现建筑蒙太奇

      

      雍和宫大街项目重点是保护好古都风貌,可像样的房子都少,保护风貌从哪儿下手?

      

      “具体实施中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拆违后还能看到原始风貌的,进行修缮;一种是现状已经看不到原始风貌的,选取部分重要节点、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根据查到的历史照片进行有依据的原貌恢复;还有一种是结合大街的整体风貌,参考附近其他历史街区符合要求的历史建筑的风貌,对大街上的建筑进行适当‘织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雍和宫大街项目负责人钱川介绍。

      

      “织补”考验的是施工师傅的手艺。

      

      62号拆违后,露出了拱券门窗,包括两扇窗户、半扇门,是典型的民国风格建筑。其余半扇门被经营商户改成了厨房。这样的建筑,风貌如何保护?

      

      “比如那半扇门,我们就根据剩下的半扇把毁掉的半扇恢复了。”李燕群边说边演示。这样的活儿,只有瓦作里的上等瓦工才能接。一位名叫刘清泉的瓦工,就是瓦作里的上等工,他找来老砖,根据剩下半扇拱券的砖的弧度,手工砍磨出一样的来,把其余半扇也修补完整。再根据这扇门和还保留的两扇窗户,推断出其它门窗的样式,把其它门窗也全部恢复出来。

      

      经过修缮,62号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民国建筑特色。

      

      183号整治前是两个商户的门,拆违后露出中式平屋顶,有挂檐板、硬心砖雕,但原始构件损坏严重,修缮参照原来的样子,对构件进行更换。风貌保住了,建筑更安全。

      

      179号拆违后,露出了现代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蓝基砖,无风貌可言。但幸运的是,1960年代,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拍摄过雍和宫大街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和居民提供的资料里,设计师发现这座建筑曾经是一座极有特色的西洋风格铺面房,拆除违建后,露出的痕迹也印证了这点。如今,修缮后的179号又重现了它过去的姿态。

      

      155号新和小馆在大街西侧非常显眼。它如今特色鲜明的民国建筑风格,也是根据照片恢复的。

      

      82号到92号就没这么幸运了,违建拆除后,原始建筑没有任何风貌,现有的资料中也查不到历史依据。这样的建筑创新了“织补”式修复。“以大街整体的建筑风格为基础,从周边地区和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寻找参考元素,根据居民回忆和现实条件,选择近似的做法去设计。”孙书同介绍。民国风格的欧阳予倩故居的拱券门窗样式,也被“织补”到了雍和宫大街上,喜欢古建筑的不妨去找一找。

      

      修缮后的雍和宫大街,有中式四合院民居,有中式商铺,有民国风商铺,有新中式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并存,好像建筑蒙太奇。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