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画是一种以名人绘画为稿本,利用通经断纬工艺制造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缂丝工艺最早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才有用丝线制造的缂丝。从宋代开始,特别是南宋,缂丝作品开始从实用品转向纯艺术品,并出现了许多缂丝画。在清代,缂丝画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古代,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是一种透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工艺品。
清中期: 缂丝东方朔偷桃
尺 寸: 165×83.5cm
创作年代: 清中期
成 交 价: RMB
此幅为图轴式,以丝质为地。画面缂织东方朔偷桃图,峭壁上的桃树硕果累累,东方朔手持桃枝,肩扛三颗蟠桃,一边奔走、一边回头偷看,动作小心谨慎,神情生动。缂丝画面设计采用了填色、勾线、二色互相参差换彩等方法,发挥了缂丝制作工艺的特点。于浅米色地上,以石青、宝蓝、浅蓝、月白为主色,稍配水粉、瓦灰,色调配置合宜,素净雅致。整幅作品画面构图完整,布局疏密合宜,尺幅巨大,实为清中期难得的缂丝精品佳作。《东方朔偷桃图》,是以宋代绘画为稿本的精品,故事富有戏剧性,又有吉庆长寿的含义。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缂丝群仙祝寿如意挂屏 (一对)
尺 寸: 长122cm;宽81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成 交 价: RMB
本对挂屏制如意型外框,内嵌缂丝屏风画,上着群仙祝寿图。屏风背面髹黑漆,平滑光亮,上作描金云蝠纹,富贵华丽。此幅缂丝屏风画面主要以红色为地,上部缂织出群仙祝寿图。时值蟠桃成熟的三月三,青山绿水、亭台楼阁,祥云缭绕,仙鹤起舞,群仙赴蟠桃盛会为王母娘娘祝寿。仙童捧桃奉酒,各路神仙喜笑祝颂。仙人济济,神态各异,均生动传神,妙趣横生,洋溢着浓厚的吉祥寓意。配景则山海云涛,古木逢春,山石树木皴染自如。
你是否有清中期缂丝画作品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你是否有缂丝画不知道它的年代?你是否有古董古玩需要估价?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联系方式在上方或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