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修复是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更为老百姓提供基本保障,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农田土壤修复技术选择很重要。主要有三个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1.可行性原则
一是技术上可行,选用的修复技术对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效果比较好,能达到预期目标,能大面积实施和推广;
二是经济上可行,治理成本不能太高,让农村、农户能够承受,便于推广,应尽量采用成熟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技术。
2.安全性原则
尽可能选择对土壤肥力、生产力负面影响小的技术,如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
在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不要带入新的污染物,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会对农田土壤环境、农作物和周边环境以及人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风险可接受。
3.因地制宜原则
不能简单照搬已有的农田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应根据土壤的:
污染面积
污染种类
污染程度
修复的时间
成本和未来土地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
经过科学论证,选择合理的修复技术。
农田修复技术类型分为两类:一是以降低污染风险为目的,即通过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如:钝化修复技术、农艺调控措施等;二是以削减污染总量为目的,即通过处理将有害物质从土壤中去除,以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总浓度。如:客土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土壤淋洗技术等。
目前常用的农田修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客土法、翻耕混匀法、去表土法、表层洁净土壤覆盖法等。
客土法(换土法):对重金属污染重、面积小的农田,多采用客土或换土的方式,但换出的土壤应进行妥善处理;
稀释法(翻耕混匀):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未被污染的土壤来降低重金属含量,土源需要关注;
去表土法: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表层土壤清除,然后进行翻耕;
深耕翻土法(旋耕法):污染程度轻、土层厚、面积小的污染场地可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
缺点:工程量大,费用高,只适宜用于小面积的、污染严重的土壤修复
农田土壤修复技术选择很重要,因此,宋陵矿山环保专家提醒大家应根据以上原则选择合适的土壤修复技术,更好的修复的保护农田土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