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列为望、闻、问、切四诊之首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内部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必然有某种症状、体征反映于局部。所以'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 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 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也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即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具体运用。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即可查明其对应脏器有哪些疾病.
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面部都有一定的反射区,而脸面就是脏腑的外衣.面诊就是通过观察这些部位神、色、形态等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各个部位的健康状况.这一方法在被用于疾病诊断时非常灵验,被称为“神明之术”.
11月8日-11月10日 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