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家
当你体验到痛苦,如何爱自己?
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权威机构:一个人的内心,为什么会感受到痛苦呢?当一个人体验到痛苦,他的内心无非就是发生了两个过程:
1、内心有所匮乏,没有被满足。
一个人的内在匮乏的可能是价值感、存在感、重视、关心、回应、尊重、爱。他表面上想要的可能有很多,可能是希望孩子做作业,希望老公做家务,希望老婆听话,希望员工不犯错。
但内在本质上,想要的都是一种心理的满足感。
2、他采用了无效策略来处理这些匮乏。
当一个人内心有匮乏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地采取某种方法来规避这种痛苦。
如果这个方法有效,那人的内心就得到了满足,痛苦就消失了。如果这个方法无效,那么他就会体验到更大的痛苦。
无效策略的可能性有:
1.自我安慰。我不要也行,我问自己要就行了。我这么强大,没关系的。
2.幻想。我应该去换个人了,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人就可以满足我了。
3.逃避。我应该离开他了,这样我就不会受伤。
4.隐忍。我忍一下,不跟他计较,他就不会太过分了。
5.指责。用气势压垮他。只要我让他害怕,他就会改了。
6.讲道理。只要告诉他,让他知道他哪错了 ,他就会改。
7.可怜。我都这么委屈了,这么惨了,你为什么还不满足我。
8.道德压制。证明他是个坏人,不负责任的人,让他处于道德低点,他就会改。
9.沟通。我把我的需求告诉他,他就应该满足我。
10.付出。我对他付出,对他好,他就会感恩,就会对我好。
……
并不是说这些一定都是无效策略。
这些策略之所以被保留,是因为有的时候它的确是有效的。只不过,在你痛苦的那个时刻,那一次无效了。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不假思索地完全按照无意识的惯性,去处理自己的匮乏。然后就会经常受挫。一个更不爱自己的人,他在遇挫后,不会思考自己处理匮乏的方式,他只会加倍使用自己的这种无效策略。
比如一个指责的人在遇挫后更指责,一个想逃避的人在遇挫后会更想逃避。也有的人相对灵活,会从一个无效策略,自动跳到另外一个无效策略里,暂时性地缓解痛苦。
这些策略都可以暂时性地缓解痛苦,然而很快就会发现还是没用。既然无效策略不会解决人的痛苦,为什么人还会选择呢?因为自动选择无效策略,也是有好处的。
无效策略的好处之一,其实就是幻想。在那一刻,让自己保持了还可以被满足的希望感。然而幻想终究是幻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无效策略的好处之二,就是暂时省力。
使用无效策略,完全跟着潜意识走就好了,不用去思考,不用去动脑。熟悉又简单,轻松又自然。而思考多麻烦,得花费更多的力气,得动脑子,得忍一忍痛苦,得去想想还可以做什么。
可一个爱自己的人,其实就是愿意用当下一点点麻烦,换来更长时间的安宁。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完全被痛苦控制而陷入自动反应。一个爱自己的人,会在痛苦的时候去思考我该怎么安抚痛苦。
并不是只有“自己满足自己”才是爱自己,这个操作难度系数太高,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自虐。
真正的爱自己,是选用有效的满足方式安抚自己的痛苦。
一个爱自己的人,不会被自己的潜意识里的自动反应所控制,他首先会在体验到痛苦的时候去思考。
怎么思考呢?从3个问题依次思考:
1.我怎么了?我的匮乏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2.我做了什么?我在使用什么样的无效策略应对自己内心的匮乏?
3.我还可以使用什么策略来应对?哪个是有效的?哪个是我愿意做的?
寻找有效策略的路,重点不是别人告诉你怎么做。而在于你去感受你怎么了,你面对的是谁,你遇到的是什么事。
经过自己思考的,才是有效的。别人给的,永远只是建议。
从自动反应,到觉察思考的过程,就是爱自己。
如果您在焦虑、失眠、抑郁、烦躁、易怒等心理方面有困惑,可以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河南领先心理咨询中心会为您匹配适合您的权威专家帮助您。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改编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