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4年的真题为参考,以下为范文部分zwnj;
标题:有待商榷的论证
上述文章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了“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公关公司”的结论。其论证过程存在多处不当之处,现分析如下:
首先,十大本土公关公司并没有“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因为,营业收入增长高并不意味着营业额高,自然得不出利润水平高的结论,因为利润还受成本的影响。同样,利润率高并不意味收益能力强,平均雇员少就更不能说明员工工作效率高,有可能只是因为公司规模小。
其次,即便“十大本土公关公司”具备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工作效率高的优势,也很难说明“本土公关公司”都具备这个优势。因为除了这十大本土公关公司之外,国内还有很多比较落后的公关公司,它们很难与这十大公关公司具备同样的优势。
再次,即便将来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增长到300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也不一定会达到“3000万元左右”。因为其前提是公关公司保持“约有一千家”的数量不变,但未来很有可能有新的公司诞生、老的公司倒闭,因而其总体数量很难保持不变。所以,未来公关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很难确定。
*后,如果未来公关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了“3000万元左右”,那么外资公关公司也会从中受益,获得发展。所以,很难得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推论,就更谈不上“成为世界公关公司”了。
综上所述,上述文章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因而其结论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579字)
STEP1:首段
先看2004年1月真题参考范文的首段:
上述文章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了“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公关公司”的结论。其论证过程存在多处不当之处,现分析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首段写作结构为:
第一句:概括文章论点、结论。
第一句的常用句型是:上述文章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了……的结论。
第二句:说明文章论证不当,引出下文。
常用句型是:其论证过程存在多处漏洞/不当之处/有待商榷之处,现分析如下:
综上,首段的标准模板可以总结如下:
上述文章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了“___”的结论。其论证过程存在多处不当之处,现分析如下:
显然,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来说,找到文章的结论是重中之重,否则连首段都写不出,得分自然不可能高。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结论,这就为采用后“吗”式标题提供了一个必备的条件。
STEP2:论述段
先看2004年1月真题参考范文的第一个论述段:
首先,十大本土公关公司并没有“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因为,营业收入增长高并不意味着营业额高,自然得不出利润水平高的结论,因为利润还受成本的影响。同样,利润率高并不意味收益能力强,平均雇员少就更不能说明员工工作效率高,有可能只是因为公司规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