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笔者收藏的这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花觚,便是在一个古镇的大户人家厅堂里觅得的。这对花觚色彩艳丽、工艺精湛,茶余饭后本人经常拿出来把玩。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清乾隆花卉纹花觚,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或下方)
近几年清乾隆花卉纹花觚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乾隆松绿地粉彩缠枝莲纹浮雕五子登科包袱瓶
估价2200.00到3000.00万---成交价:RMB207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12月16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1亿1902.50万---成交日期:2011年12月16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粉彩福寿纹碗
估价8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RMB1495.00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7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红底开光粉彩花鸟纹双耳尊
估价2300.00到2300.00万---成交价:HKD299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10月27日
藏品名称:乾隆青花粉彩山水人物赏瓶
清乾隆花卉纹花觚好坏分辨,胭脂色釉,也称金红釉,据文献记载,胭脂彩为荷兰人卡西亚所发明,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通过传教士从西洋传入中国景德镇,后被称为“洋红”。由于此色极像闺中涂抹嘴唇的胭脂,十分娇艳迷人。故名曰“胭脂彩”,也称胭脂水釉,早是作为珐琅彩颜色之一,至雍正、乾隆时开始成为名贵的单色釉品种。它作为一种低温釉,在烧成的白瓷器上施以含金的釉料,入炉低温烘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