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办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使得用户面临着更严格的全流程监管、更严谨的测评标准,新标准下的安全建设更具挑战:
1. 缺乏应对新形势、新环境的顶层设计规划
不少组织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然而数字化转型速度也导致不少组织缺乏中、长期的信息安全规划:如重要与非重要系统没有区分、内外网边界区分不够严格、安全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跟不上等问题。且整体安全规划不足,仓促投入,建设规划没有前瞻性、缺乏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此外,《网络安全法》的施行和等保2.0时代的来临,组织需要建立符合组织实际的“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整体安全架构。
2.安全事件频发 ,现有安全技术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近年来信息安全事件频繁爆发,导致不少组织蒙受巨大的名誉、经济利益等损失,零散采购一些安全设备和“碎片化”的安全防护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加大投入,更加体系化地建设安全。
此外网络攻击变得复杂,变得更加隐蔽,手段更加高明,使得静态防御失效,防御体系容易被绕过。因此需提高持续的安全检测能力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
3. 信息化人员不足,安全管理难到位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业务和资产增多,安全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大量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工作压力大。且由于组织信息化管理职能定位模糊,部分信息化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出现来自内部的人为失误或信息窃取。以勒索病毒爆发为例,不少典型安全事件源于简单漏洞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数据不可用、业务中断。
因此,组织需要完善的措施辅助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