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燥湿养脾阳
综上所述,雨水时节如果还不把“健脾祛湿”提上日程,等到湿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想祛湿,就来不及了。所以,健脾祛湿当务之急!那么,该怎么做呢?很简单,用艾灸燥湿养脾阳。
健脾穴位为首选,如太白穴、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体内有湿寒,加灸丰隆穴,体内有湿热,加灸阴陵泉。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是最强的。
它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祛湿止泻、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之功效。它不但能治疗上述脾功能异常时出现的症状,而且还能治疗身体困重疼痛,如心痛脉缓、胸胁胀痛等。
找健脾线:从三阴交到阴陵泉
在这条线上,分布着4个重要穴位,从下而上分别是: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它们都是健脾要穴,同时也是特别容易瘀堵的穴位。
如果推这条线时,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说明体内有湿,有些人还常常会小腿肚儿抽筋,也是因为湿邪过重的缘故。
在艾灸之前,可以先用热水温敷,或涂抹艾满堂艾草精油按揉开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从三阴交往阴陵泉的方向艾灸,即从下往上灸。
哪里痛得厉害,以及有疙瘩的皮下阻塞,都是瘀堵严重的地方,一定要多灸。把这条线灸透了,脾经瘀堵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最后,艾满堂小编提醒大家:脾经通过膀胱来排湿,所以艾灸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记得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