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消化吸收美国雷克斯诺德(REXNORD)公司生产的阿拉克36D.M型破碎机的基础上,设计出的4PGC-380/350×1000型齿辊式破碎机是当时技术上较为先进的破碎机。该型破碎机在技术上的.个突出特点是采用“Nitroil’’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独立地调整上段齿辊的间距来控制下段的给料粒度。也可单独调整下段齿辊的间距以控制产品粒度,这样,可根据破碎工艺要求灵活地调整破碎程序。同时,该型破碎机把调整齿辊间距装置和保险装置做成.个系统,采用液压—气动系统:油缸的活塞杆与可动齿辊相连,在有活塞杆的油缸腔内,泵入.定可变量的液压油,
同时在油缸的无活塞杆的腔内泵入.定压力的气体,形成空气柱.簧。这样可以根据泵入油量的多少改变活塞的位置,从而确定齿辊间的距离,达到控制产品粒度的目的。当硬物或不可破碎物进入破碎机后,由于破碎力增大,可动齿辊压缩空气柱使硬物通过,随后又可使动齿辊复位。同样也存在能严格的控制产品粒度的问题。
二、1990年以后的齿辊式破碎机
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的销售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对.碎后产品中降低细颗粒含量、产品粒度的均匀性、减少过限粒度、增大处理能力等,从而推动了破碎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开发了2PL系列强力破碎机。该破碎机在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是取消了原双辊破碎机的退让.簧保险装置,将双破碎辊固定,破碎齿使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来防止难碎硬物损坏破碎齿,从而可严格控制碎后产品中的过大颗粒。
1994年平项山---.设计院研究开发出TFP500系列分级破碎机。该系列破碎机采用单电机驱动,液力耦合器过载保护。其传动系统是电机驱动液力耦合器并带动.对锥齿轮,改变转动方向并驱动主动破碎辊转动,主动破碎辊通过另.端的.组直齿轮驱动被动辊转动。破碎齿呈螺旋形布置,入料中的小颗粒很容易通过破碎辊之间的间隙排出,大块则利用齿的剪切和拉伸力来进行破碎,改善了传统破碎机中物料不受控制.律破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