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购物中心,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国内外大部分的购物中心运营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无法出门实际逛商场,极大地影响了现在的购物中心的运营收益。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在逼着各大购物中心实施运营业态的转变,开始思考新形势的运营模式。
现有购物中心运营模式
1、租赁模式
租赁模式是指购物中心的经营者与商品的经营者是完全分离的。购物中心经营者只负责营造运营环境和条件,以租赁方式出租铺面给承租商,按期收取租金、公共物管、安保及其他服务等费用。租金一般按每平米多少元收取,具体金额根据承租商所处位置和业态等综合因素而定。
2、联营模式
联营模式即是购物中心以较低的租金(或无租金)引进商家,并与商家捆绑在一起,通过联营扣点的范式,分享商家一定比例的经营收入。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按实际销售额进行收取;二是按保底销售额收取;三是综合方式,未达到保底销售额,按着保底销售额缴纳,超过保底销售额,按着实际数缴纳。
3、自营模式
自营是指实体商业买断制造商或代理商的产品,在自己的店铺进行零售,自营费用自己承担,利润也归自己所有。在自营模式下,购销差价是购物中心最为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例如,华润通过自营五彩城的冰场,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概念和形象,提升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即是既做购物中心运营商,又推出自营项目做零售商。
所以,在开放、创新的运营模式管理下,购物中心这样的实体商业才能够走出一条适合当下时代的转型之路。最典型的一种方法就是购物中心与零售商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在目前的电商冲击、物价上涨、成本上升的新形式下,购物中心运营只有与零售商融合共生,才能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共同承担。一方面,购物中心在采用合理租金与优质服务做法的基础上,也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为场地拉人气、聚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