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区 危房屋鉴定 把脉房屋健康
一直以来,危旧住房治理改造工作都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让那些居住在危旧房里的居民今后不再为房屋的安全担忧?
做好危旧住房动态监管
危旧住房动态监管将是重点工作,在排查、鉴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住宅房屋‘一楼一档’建档工作,抓紧完善房屋立项、规划、设计、竣工验收、房屋登记、物业使用、安全鉴定等资料。对已经鉴定为C、D级的房屋,各地必须建立危旧住房治理改造册,实行一楼一簿。通过巡查观测,形成关于房屋健康体检的一个档案。”
如果发生房屋异常,就要启动应急预案程序,第一时间做好人员撤离安置工作,并在周边设置合理的安全隔离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不发生塌房伤亡事故。
解危方式多种多样
由于危旧住房治理改造面广量大,而且和百姓利益密切相关,部分老百姓不配合、不理解,以及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成为解危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其实,省里的文件要求积极发挥政府牵头协调作用与有效发挥业主主体作用相结合。但是作为政府部门,我们认为,从操作层面来讲,业主进行改造的可行性不高,为此,目前各县(市、区)仍由政府出面来组织推动这项工作。但是,这也给了不少老百姓一个错觉,认为危旧房的解危完全等同于旧城改造或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征收行为。”
危房潜在的危险不可低估,亟须有效管治并及时为危房解危,也希望市民对这项工作能有更多理解。
-
多层砌体房屋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评定该房屋现状存在危险点:
1 墙体空服、严重酥碱或明显歪闪。
2 木楼、屋盖构件有明显变形、腐朽、蚁蚀或严重开裂。
3 受压构件无竖向裂缝或砌体通缝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85% 。
4 受压墙、柱沿受力方向产生缝宽大于2mm、缝长超过层高1/2 的竖向受力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 的多条竖向受力裂缝。
5 受压墙、柱表面风化、剥落,砂浆粉化,有效截面削弱达1/4 以上。
6 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裂缝宽度已超过1mm。
7 墙柱因偏心受压产生水平裂缝,缝宽大于0.5mm。
8 墙、柱产生倾斜,其倾斜率大于0.7% ,或与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9 墙、柱刚度不足,出现挠曲鼓闪,且在挠曲部位出现水平或交叉裂缝。
10 砖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
11 砖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顶沿母线裂缝,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锈蚀严重,且拉杆体系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