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混炼胶用硅微粉粘结性高 开口剂降低静摩擦硅微粉
铭域球形硅微粉的生产工艺:
球形二氧化硅是以精选的不规则角形硅微粉作为原料,通过火焰熔融法加工成球形,从而得到的一种比表面积小、流动性好、应力低的球形二氧化硅粉体材料。
球形硅微粉的特点
1.颗粒近似球形,较易分散;
2.疏松多孔结构,堆比重小;
3.吸附性强,吸油值是自身重量90%;
4.度分布较窄,与树脂的相容性好, 固化后无界面。
球形二氧化硅粉,具有球形度和球化率较高,纯度高可达电子级,粒度小至亚微米或纳米级别,颗粒分布均匀,无团聚等优点。球形硅微粉作为填充料,可以较大提高电子制品的刚性,耐磨性,耐侯性,抗冲击抗压性,抗拉性,耐燃性,耐电弧绝缘特性和预防光线直射辐射的特性。
硅微粉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PP、PE、PET、PVC类等塑料薄膜的开口母粒、片材等, 降低薄膜表面静摩擦力,以提高薄膜的开口性能,无需研磨。
使用添加量:按工艺配方要求,2%~30%自适应,具体要求请联系我司技术人员
PVC:与树脂粉高混直接使用,500~1500PPM,看开口要求添加,尽量使用PPA助剂;
PE:造粒时使用,5%~20%,复合使用此开口母粒,添加量为0.3%~0.6%;
PP:造粒时使用,5%~20%,复合使用此开口母粒,添加量为0.3%~0.6%;
早期的开口剂是无机的滑石粉、硅藻土等:中期发展到有机的油酸酰胺、芥酸醜胺及EBS衍生物等:目前合成二氧化硅作开口剂在薄膜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一些助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机开口剂有大量的析出物在薄膜表面,影响薄膜的印刷性、热封性及颜色若在配方中加入润滑剂及有机分散剂就同样产生析出物;对被包装物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在食品包装、液体包装、药品包装等领域。
早期的无机开口剂就是使薄膜的表面产生凸凹不平来减少膜间负压使其分离;后期的有机开口剂是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使之不互相粘连,二者同时也阻碍了分子链之间的缠绕。
橡胶用硅微粉 目数:1250-5000目
SiO2:>99.5% 白度:>70-94度 硬度:7(莫氏硬度)
耐磨橡胶制品包括橡胶板、橡胶管、橡胶带、橡胶辊,它要求混炼胶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粘结性,试验结果证明,填充硅微粉的混炼胶充分体现了胶料稀、渗透性好、分散性好、粘结性强等独特性能,有利于混炼胶在帆布上的擦涂和增强了胶片与帆布之间的粘着强度,制品的扯断强度、变形等机械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