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的缩颈情况分析及处理
缩径有两种情况:缩孔、局部缩颈。
对于缩孔来说,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无保护层或保护层不足,产生实际桩径略小于设计桩径现象,而这种桩基缩孔缺陷是所有桩基质量检测方法的盲区。举个例子,某桩径为
2800mm的钻孔灌注桩,从检测数据分析其完整性应为I类桩,
但其桩顶部钢筋笼基本无保护层。若其发生在灌注桩的头部,利用直接检查就能够轻易发现,可是深度就比较难判断了。一般来说,淤泥的层度越厚,缩孔产生的概率也就越高,
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缩孔的出现绝非偶然,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钻锥出现磨损或者未进行及时的焊补,都有可能造成钻锤部分偏小的现象出现,
另外土质较差也有可能产生缩孔现象。由于桥梁的灌注桩大多在水下进行,如果混凝土在灌注到头部的时候,灌注桩所使用的钢筋笼将有可能产生紧缩现象,如此一来,
下料漏斗的高度将越来越少,泥浆的浓度也会进一步加大,使灌注桩的混凝土不太容易摊到外面。 缩孔的治理办法和预防措施:找出缩径的位置,清除泥皮并凿毛,
立圆模,浇筑钢筋保护层膨胀混凝土,最后拆模。易缩孔地质层中锤径不宜小于桩径,粗骨料粒径严格控制在钢筋净距的四分之一,灌注桩顶混凝土时,漏斗的底口要保持
一定的高度,至少离泥浆表面要有一定的距离。 缩颈是桥梁灌注桩经常要碰到的一种质量缺陷,在所有的缺陷中,它几乎占到了一半左右,是一个需要及时解决的大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一些数据的特征和波形的特征,例如在声测时,有一个以上的坡面出现声速和波值比临界值要小,另外有多个测点也出现相同的现象,有些
数值开始变大,波形也变得异常,这就表明缺陷以及在内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