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乳化沥青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乳化沥青行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我国公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行业中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乳化沥青的应用规模相对较小,或者说根本谈不上应用规模,相应的沥青改性设备与成套生产—施工—管理工艺的研究工作显得滞后。也正是由于此,乳化沥青的成本与国外相应乳化沥青的成本而言,无多少竞争优势。影响乳化沥青在国内应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沥青改性后的路用性能、生产施工的难易程度与改性成本。我国现有的几种改性沥青的质量水平基本上与国际上用同类型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大体相当,因此加工方式的难易成了国内改性沥青与同类国际产品竞争的主要方面而在这一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2)我国乳化沥青产品缺少品牌。当前,在国内乳化沥青市场上,壳牌、泰国泰普克、韩国SK等国外沥青产品叫得很响,而国产乳化沥青产品的知名度还很低,影响力不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我国关于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多,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实际应用于工程的比重远低于欧美国家,远没有达到规模应用的水平。另外我国的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往往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完成,缺少象美国公路战略系统(SHRP)这样的大型系统工程,研究的随机性大,配套工作滞后。由于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沥青改性的关键技术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力的巨大浪费。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与我国公路部门的体制有关。
(4)改性沥青的相容性问题。纵观国内的大多数改性沥青,聚合物与基质沥青之间并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它们仅仅靠微弱的界面作用物理联结。因此改性效果受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很大,并且,贮存时间稍长即发生分层离析等现象,降低了改性效果。另外,改性沥青在应用于路面工程时,往往要使用加强材料如硅质集料、纤维等。这些材料一般是亲水性的,而沥青与聚合物都是憎水性的,这样也使得改性沥青不容易与加强材料牢固地结合。一种研究思路就是往改性沥青中加入一些含反应性基团的化学组分,使沥青与聚合物之间形成化学键联结,而改性沥青与加强材料也形成化学键联结,提高了改性效果。在这一方面,美国与日本都有相应的专利技术成果值得借鉴。另一种研究思路就是寻找新的改性剂,如SBS与热固性材料--环氧沥青混凝土(EP)。特别是EP,由于其优秀的耐疲劳性能与耐久性以及接近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用作正交异性钢桥的桥面铺装。国内关于环氧沥青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只有东南大学与同济大学两所高校在开展,国内第一次在大跨径正交异性钢桥桥面上使用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工程则是在新建的南京长江二桥,这是从美国直接引进的成品,具体路面性能如何还有待实际的进一步验证。
(5)无统一的性能评价体系。现有关于改性沥青的实验比较大多通过改变聚合物的掺量或改变基质沥青的种类进行比较的。作为前者,对于同种沥青尚有一定的可比性,能够说明不同改性剂对该种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的差异;但对于后者,则无多少科学依据。因为沥青是一种成分极其复杂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采用不同原油炼制而成的沥青其组分显然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原油,因炼制工艺的不同所得沥青的组分比例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种通过比较同种改性剂对不同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的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对同一种沥青进行的:先按一定方法将基质沥青的各组分分离提纯出来,再根据实验目的将所得的组分按一定比例来配制成试验用的基质沥青,然后再采用相同的制备工艺来制备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性能评价或研究。
因此,相容性问题是改性沥青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我国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应继续寻找新的改性剂,另一方面则应尽可能打破现有的思路,建立新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