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碗介绍:在古时候,后辈子孙位为表示自己的孝敬之心,老人寿辰时,专门为寿星“办寿宴”制作一批寿宴用寿碗,有些讨寿者喝得酩酊大醉时,就将寿碗装进衣袋。
最早的寿碗出现在明朝,那时候的寿碗都是在碗上刻有各种“寿”字或寓意长寿的寿桃、松柏、仙鹤等长寿象征物图形。长寿象征物多取自自然物,其取用的途径或者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有绵长的寿命,如龟鹤松柏,乃至泰山、寿石;有的是利用某物名称的字音、谐音取意,如常青藤、常春花、猫、绶带鸟、蝴蝶等;有的是因为它们是传说中可以使人长寿的物品,如桃子、枸杞、灵芝、菊花等;。这些象征物被以图画的方式组合、结构,就形成了祝福长寿的吉祥图案,诸如:“龟鹤齐龄”,画龟、鹤,“五福捧寿”,画五只蝙蝠围绕寿字;“芝仙祝寿”,画灵芝、水仙、竹和寿石;“杞、菊延年”,画菊和枸杞。
从明朝一直持续到清末的寿碗,统称为“通用版”寿碗,民间的通用版寿碗注重实用价值,而帝王的寿碗体现的是其纪念、收藏价值。民国时期,开始出现把寿星名字和年龄烧刻在碗身或碗底,这时期的寿碗统称为“刻字寿碗”。
中国是一个孝文化渗透到骨子的民族,古代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很少有大肆庆祝“生日”的习惯,尤其是母亲还在世的时候。这是因为古时医学条件极其落后,女子生育小孩的死亡率极高,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也称之为“母难日”。后来随着医学的进步,生育率和顺产率的提高,才逐渐有了庆祝生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