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功能与优势
物理防晒:
TiO₂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UVB为主,部分UVA)提供即时防护,适合敏感肌和儿童,稳定性优于化学防晒剂。
遮盖与提亮:
作为白色颜料,可均匀肤色、遮盖瑕疵,常见于素颜霜、粉底、散粉等。
配方稳定性:
调节产品质地,增强乳液、粉体的延展性和附着性。
2. 纳米 vs 非纳米二氧化钛
特性 | 纳米级(<100nm) | 非纳米级 |
---|---|---|
泛白程度 | 低(透明/自然) | 高(明显增白) |
防晒效率 | 更高(单位面积覆盖更广) | 较低(需更高浓度) |
安全性 | 需表面包覆降低光活性 | 争议较少,适合敏感肌 |
应用场景 | 高SPF防晒、轻薄底妆 | 儿童产品、物理防晒霜 |
3. 安全性与争议
皮肤渗透性:
研究显示,健康皮肤几乎不吸收二氧化钛(包括纳米级),但破损皮肤需谨慎(如湿疹、伤口)。
吸入风险:
喷雾类产品中的纳米颗粒可能通过肺部吸收,建议喷洒时避开面部或屏息。
光催化活性:
未经处理的纳米TiO₂在UV下可能产生活性氧(ROS),但现代工艺(硅/铝包覆)已大幅降低风险。
4. 研究动态(2023年更新)
环境毒性:
研究表明,纳米TiO₂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推动品牌开发可降解或矿物基替代品(如生物合成二氧化硅)。
法规收紧:
欧盟计划2024年起限制化妆品中可吸入纳米材料的比例,并要求明确标注“nano”字样。
5. 选购与使用指南
成分识别:
纳米级标注为 "Titanium Dioxide (nano)" 或 "CI 77891 (nano)"。
非纳米级仅标注 "Titanium Dioxide"。
肤质适配:
油痘肌:选择纳米级或无油配方,避免堵塞毛孔。
敏感肌:优先非纳米级或经包覆处理的纳米产品。
儿童:建议使用非纳米物理防晒霜(SPF30+)。
搭配建议:
与氧化锌(ZnO)复配:增强UVA防护,减少泛白(如:EltaMD物理防晒)。
与高浓度VC/酸类:某些条件下可能降低活性成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