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原电池也称为一次锂电池,负极为锂,且被设计为不可充电的电池。包括单体锂原电池和锂原电池组。
在目前国际或国内的标准中,除了UN38.3等通用标准外,针对一次锂电池(原电池)的特定标准并不多,其中GB/T 8897.4作为中国国家标准,针对锂电池等电池产品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标准,以确保电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而IEC60086-4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一项标准,是常用的专门针对一次锂电池的安全和可靠性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规定了锂原电池的检验项目和要求,以保证理原电池在预期的使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误使用情况下安全工作。
GB8897.4-2008/IEC60086-4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如下:
高空模拟:模拟在低压体条件下的运输;
温度循环:评估电芯内部电气连接的密封完整性,测试使用温度循环进行;
振动:模拟运输中的振动;
冲击:模拟在运输工程中的不小心处理;
外部短路:模拟导致外部短路的条件;
撞击:模拟可能导致内部短路撞击的机械误用;
挤压:模拟可能导致内部短路的挤压得机械误用;
强制放电:评估一次或二次(可充)电芯承受强制放电条件的能力;
异常充电:模拟电池安装在设备内遭受到外部电源的反转电流的能力;
自由跌落:模拟电池偶然跌落的情况;
热误用:模拟电池处于极高温度条件的情况;
非正确安装:模拟一个电芯在一组电池中的反接条件;
过放电:模拟一个放电单电芯电池和其它没有放电的单电芯电池串联的条件,这个测试还进一步模拟电池在电动机驱动设备的运用,一般要求的电流超过1A.(注:电池在电动机驱动设备的电流经常超过1A,非标电池的电流可能不同)。
锂原电池作为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其安全性需通过GB/T 8897.4(中国国标)或IEC60086-4(国际标准)的严格测试验证。两大标准通过以上13项核心测试,通过模拟机械滥用、电气误操作等极端条件,验证电池结构的完整性和保护机制的有效性。产品内销以及出口,制造商需满足这两套标准的要求,方能证明产品具备市场准入的基础安全资质,并为后续UN38.3等运输认证奠定技术基础。该测试体系为锂原电池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