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装飞利浦ic卡概述:
飞利浦PHILIPS的Mifare One非接触式IC卡又称S50非接触式IC卡,M1卡,射频卡,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S50非接触式IC卡工作原理
卡片的电气部分只由一个天线和ASIC组成,没有其它外部器件。
天线:卡片的天线是几组绕线的线圈,很适于封装到ISO卡片中。
ASIC:卡片的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8K位EEPROM组成。
M1射频卡的工作原理是:读写器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四、S50非接触式IC卡保密性
M1射频卡的保密性能很好是由于:读写前的三次确认、的卡片序列号、传递数据加密、传输密码和访问密码的保护。
卡片中的密码是受保护、不可读的,只有知道密码的用户才能修改它。卡中的EEPROM存储区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都有自已的访问密码,用户可根据扇区的不同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一卡多用)。扇区的访问密码分为KEY A和KEY B两组不同密码,根据访问条件,在校验KEY A或KEY B之后才可以对存储器进行访问。
虽然现在已有破解Mifare One的技术,但是只要从系统设计上做到一钥一密,还是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的。
五、S50非接触式IC卡存储区
M1射频卡的8K位EEPROM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组成,每块有16个字节。
每个扇区的块3(即第四块)包含了该扇区的密码A(6个字节)、存取控制(4字节)和密码B(6个字节),是一个特殊的块,其余三块是一般的数据块。但是,扇区0的块0是特殊的,它用于存放厂商的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被称为“块0”。
1、接触式IC卡是继磁卡之后,近十年出现的一种卡。它将全部信息处理部件,包括密码校验及存贮等功能集成在一张很小的硅片上,镶在磁卡大小的卡片中,通过数个接触卡与读写器的电路交换信息。
接触式IC卡克服了磁卡可靠性和安全性差等缺点。但仍有其不足之处:
1)IC卡的接触卡,裸露在IC卡的表面,在某些情况下(如弯曲、污损等)使IC卡损坏或发生读写错误。
2)读写器的卡座由于尘污、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等原因,使读写器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需要经常维护。
3)由于在使用时,卡与卡座的配合是有方向性的,在使用时,由于卡座狭小而难以把IC卡插入。接触式IC卡的使用是相当不方便的。
4)尽管IC卡上有一定的保密措施,由于读写器的通用性使IC卡的保密安全性降低。
5)即使接触式IC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其交易过程的时间长,延长了乘客出行时间及车辆周转,促使公司投入更大的运力,增加了运行成本。
六、S50非接触式IC卡主要特性:
1)卡与读写器之间非机械接触。
2)卡表面没有裸露器件,不会因为污损、弯曲而损坏IC卡。卡本身是无源件,体积小,耐用可靠。
3)读写器不需要卡座,可以完全密封盒子内。
4)使用时无方向性,卡可以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即可完成
读写工作。
5)读写器与IC卡以天线通讯联系。
6)读写器与IC卡实施双向密码鉴别制。读写器能识别IC卡的合法
性,IC卡能识别它的“主人”(读写器),判别“主人”的读写权限。
7)非接触式IC卡的发行依据一套严格的规则—因化不可改变的标记(标明生产厂家、专利使用许可者编号),明确的管理层别。并用所有的读写器与IC卡必须通过只有发行者拥有的MASTER卡来初始化和定义存取权限。
8)MIFARE 1型非接触式IC卡容量为8K位,设有16个分区,可支持多种应用,数据保存为期100年,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的DES或RES保密交叉算法,有着极高的保密性能。
七、S50非接触式IC卡应用场合:
会员卡、公交IC卡、社保卡、医疗卡、医保卡、校园卡、消费卡、一卡通、员工卡、考勤卡、充值卡、储值卡、预付费卡、加油卡、贵宾卡、金卡银卡VIP卡、授权卡、收费卡、停车卡、就餐卡、积分卡、打折卡、优惠卡、仿伪卡、学生卡、门诊卡、缴费卡、宣传卡、工号卡、优惠卡、门锁卡、门禁卡、纪念卡、证券卡、景区门票卡、展览门票卡、用户代码卡、身份识别卡、数据记录卡
八、S50非接触式IC卡应用行业:
酒店宾馆、餐饮饭店、桑拿KTV影院娱乐城、医院药房门诊所、连锁药店、商场超市零售、量贩店、银行证券金融、市政工商税务、旅游景区展览馆、电信通讯、美容健身会所、文体娱乐演出报告演讲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