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杜老师 150。97311。278 Q。Q28。25093。193
报名地点:市内乘坐14,107路公交车17中南区下车,红旗大街槐安路交叉口(周六日不休)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随着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期望也水涨船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连同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被列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综合素质必备的三大条件,普通话等级证书更是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必备的证书。
普通话测试的内容
1.单音节词语:(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测试目的:考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多音节词语(100个,限时2.5分钟,共20分)
测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3.朗读短文(一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测试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上声、一、不)、停连、语调(语气)以及流畅程度。
4.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测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讲普通话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它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的体现,所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用语规范工作做的怎样,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程度。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让社会用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之既能达到交际目的,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既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加强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普通话成为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素质技能。拥有响亮动听的嗓音,不仅能增强表达的魅力,还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求职择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并且越来越多的考试把普通话技能作为报考的一个基本考核条件。例如:热门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务员部分岗位,窗口服务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