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林业建设,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名优经济林花卉示范项目建设。力争通过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功能与效益,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
二、建设范围和重点
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分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名优经济林花卉示范项目两类。
(一)林业生态示范项目
建设范围包括长江中游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区造林绿化、重点地区沙化(地)治理(包括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西部重点地区沙地治理)。
1、长江中游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
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重庆6省(市),通过加强原生天然植被的保护,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防护林改造等多种治理措施,以营造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重点建设库区和湖区周边的防护林体系。在造林树种和林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树种,如油茶等。力争通过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2、太行山区造林绿化
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太行山绿化要着眼于建设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搞好海河源区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和生态经济林。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低效林改造、恢复植被,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3、重点地区沙化(地)治理
(1)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
包括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5省,以改良土壤和遏制土地沙化为目的,以造林种草为基础,营造农田防护林,通过林粮、林果、林草间作,提高平原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西部重点地区沙地治理
包括内蒙古、辽宁、宁夏、甘肃、西藏、新疆6个省(区),以保护现有林草植被为重点,通过恢复林草植被和原生灌木资源,增强植被的固土能力。积极推广应用林草培育新技术,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保存率。加大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提高西部草原质量和土地产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