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同时期文震亨也在他的《长物志》中对钧窑的评论道“均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泑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明张应文撰《清秘藏》“均州窑,红若臙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香港三希堂——真实而权威的收藏品交易服务平台
我们主要征集:陶瓷、玉器、金银铜器、木器、中国字画、油画、珠宝、钱币、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塑、纺织、工艺品、钱币、文献、邮品、票证、徽章、奇石标本、珠宝首饰、杂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