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镍矿储量基础居世界第八位,储量居世界第七位。我国镍矿以硫化铜镍矿为主,占全国总储量的86%,红土镍矿占全国总储量的9.6%,其它镍矿占全国总储量的4.4%。
我国镍资源储量虽然较为丰富,但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少,这制约了我国镍工业的发展,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镍资源的需求,为镍资源短缺国。同时,大部分铜镍资源矿山已进入了中晚期,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原矿品位趋于贫化,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化,造成了精矿质量下降,给选冶带来了困难,影响了企业的经济。
(1)混合浮选流程:用于选别含铜低于镍的矿石,所得铜镍混合精矿直接冶炼成高冰镍。
(2)混合—优选浮选流程:从矿石中混合浮选铜镍,再从混合精矿中分选出含低镍的铜精矿和含铜的镍精矿。该镍精矿经冶炼后,获得高冰镍,对高冰镍再进行浮选分离。
(3)混合—优先浮选并从混合浮选尾矿中再回收部分镍:当矿石中各种镍矿物的可浮性有很大差异时,铜镍混合浮选后,再从其尾矿中进一步回收可浮性差的含镍矿物。
铜是镍冶炼的有害杂质,而在铜镍矿石中铜品位又具有工业回收价值,因此铜镍分离技术是铜镍矿石选矿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铜镍分离技术分为铜镍混合精矿分离和高冰镍分离工艺两种。通常,前者用于铜镍矿物粒度较粗且彼此嵌布关系不甚紧密的矿石,后者用于铜镍矿物粒度细且彼此嵌布十分致密的矿石。
炼钢厂炼钢流出来的渣子里边含有铁,利用吊车将渣罐的液态渣分层泼倒在渣床上喷淋适量的水,使高温炉渣急冷碎裂并加速冷却,然后用装载机、电铲等设备进行挖掘装车,再运至弃渣场。需要加工利用的,则运至钢渣处理间进行破碎、研磨、分级、磁选等工艺处理。 镍矿石选矿设备镍矿石的浮选性质:世界各地的硫化镍铜矿床,其矿物学性质大致相似,即主要是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组成,在浅成蚀变条件下,主要是由黄铁矿,紫硫镍矿,黄铜矿等组成。常见的共生矿物大致都是铜镍铁矿,四方硫铁矿,白铁矿,墨铜矿,方黄铜矿以及少量的铂族矿物,如砷铂矿和金银矿等、矿石中硫化镍,硫化铜,硫化铁矿物含量之比,硫化矿物集合体嵌布粒度,不同硫化矿物间的镶嵌关系以及脉石矿物种类等是决定选矿工艺的主要因素。在选矿实践中,贵金属多半富集在浮选精矿中,由于铂族元素及贵金属在近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某些硫化铜镍矿石选别工艺时,对于铂族元素及贵金属需要详细加以考虑。
大多数硫化镍铜矿石具有如下性质:
1、镍矿石选矿设备硫化矿物集合体嵌布粒度不均匀。
2、镍矿石选矿设备硫化镍矿物易过粉碎,易被氧化,自然可浮性与硫化铁矿物相似。
3、某些有用矿物具有磁性,如紫硫镍矿,磁黄铁矿,方黄铜矿及某些含铜矿物。
4、脉石矿物易泥化,自然可浮性较好。因此,对于在以浮选为主的选矿实践中,多采用粗磨,阶段磨选,少的精选次数,快速浮选以及采用脱泥,浮选,磁选,浮选的联合流程。硫化镍矿床的矿石按硫化率,即呈硫化物状态的镍(SNi)与全镍(TNi)之比将矿石分为: 原生矿石:SNi/TNi>70% 混合矿石:SNi/TNi45%~70% 氧化矿石:SNi/TNi<45% 硅酸镍矿石按氧化镁含量分为: 铁质矿石:MgO<10% 铁镁质矿石:MgO 10%~20% 镁质矿石:MgO>20% 镍矿石的主要有害杂质有铜(在硅酸镍矿中)、铅、锌、砷、氟、锰、锑、铋、铬等。 硫化镍矿石按镍含量可分下列三个品级,特富矿石:Ni>3%;富矿石Ni 1%~3%;贫矿石:Ni 0.3%~1%。富矿石及贫矿石需经选矿,特富矿石可直接入炉冶炼。 硫化镍矿床普遍含铜,常称含铜硫化镍矿床。在镍矿体中铜无需单独制定指标和圈定矿体,当镍品位达不到指标而铜可单独形成矿体时,其指标为按铜执行。除铜外,一般常伴生有铁、铬、钴、锰、铂族金属、金、银及硒和碲等,这些伴生有用组分的含量要求是:Pt、Pd为0.03g/t;Os、Ru、Rh、Ir为0.02g/t;Au为0.05~0.1g/t、Ag为1.0g/t、Co为0.01%;Se为0.0005%;Te为0.0002%。 在蛇纹岩、滑石等矿床中含有较高的镍,常有回收价值,在评价该类矿床时对镍要注意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