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森木门
护理单元设计建议 护理单元的平面布置应更趋合理,随着病房楼建筑体型的多 样化和中央空调的普及,护理单元的平面布置也一改长期沿用的中间走廊长条形,南病室、北辅房的模式灵活多变。但由于对各类用房的功能及其关系了解不深,对现代化医院建筑的基本要求考虑不够,在平面布置上往往存在功能分区不明确、人物流向欠合理、清污混杂、工休干扰等缺陷,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原则是:1)病室设置于朝向,以直角、钝角、半圆或弧形排列。医师办、治疗、换药、处置、抢救、护士站应集中设置于面对病室的中部,使相互联系紧密,缩短医护路线。护士站应敞开,便于观察病区动态,有助于沟通工休关系,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与亲切感。2)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平时作尸梯、污梯),污洗间,污被服车,污物车存放处组合一区设置于护理单元的终端,以消防门与病室相隔,既符合消防、卫生要求,又使洁污分流,使尸体、污物不致冲着进入病区的人流迎面而出,避免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3)生活用房和办公用房另设一区,减少污染和干扰,科室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临床教学室设于本科病室同层,有利于医疗抢救和教学但必须另设一区,以减少病人、家属的干扰,以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4)因地制宜,设置不同标准的病室护理单元。苏北油田医院住院部设计,考虑总体布局中与原有建筑的关系及病室朝向,采用中廊一字形,护理单元的西部采用锯齿形病室、集中卫生间的一般标准,东部每病室自带卫生间,端部为套间型的高标准病房。5)既缩短护理路程又保证各用房能有自然采光通风条件的护理单元。北京东城区芍药国际医院,由14层的住院部和4层门急诊医技裙房组成一个整体。6)提高护理单元平面系数,尽可能扩大病室面积,减少走廊面积。江苏省中医院扩建综合楼,由相错的病室组成Z字形,每层建筑面积1017m2,病室每间23.2m2,占41%,走廊面积占15%,比通常复廊平面提高了平面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