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科技鑒定檢測與青銅器鑒定在方法上有相同之處,但由於玉器本身材質的特殊性,所以對於玉質的判斷是玉器鑒定的首要任務,即使用結構分析儀器從材質上來判斷玉的真假,然後再開展相關研究。成份分析確定產地的方法可能會對年代和文化屬性的確定有重要幫助,同時也為玉料的產地研究提供信息。微量元素分析也是玉器科技鑒定的壹個重要方面,它是目前最有效的解決玉石來源的科技手段。因此,綜合制作工藝、玉質玉料鑒定、玉料產地、古玉次生變化等檢測研究,才是玉器鑒定的科學之路。
1.制作工藝鑒定
由於古代治玉的方法和現代加工玉器的方法完全不同。古人通過砣具、解玉砂、管鉆等手工方法來加工玉石,在玉器表面留有較為明顯的古代加工工具痕跡。而現代玉石加工則多用電鋸、電鉆等工具,其留有明確的機械加工工具痕跡。因此對加工工藝痕跡的顯微觀察,是玉器鑒定的另壹有效方法。該方法也是目前研究古代玉石器加工技術發展的主要研究方法。而建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出土玉器的加工痕跡的數據庫,無論對研究古代玉器發展史還是玉器的鑒定都是至關重要的。
2.玉質玉料的鑒定
通過對器物的物理特性、礦物成分、化學成分、顯微結構等方面進行科技分析,從而確定器物是否為玉、玉石的種類(軟玉或翡翠)等,這是玉器鑒定的材料學基礎。目前鑒定玉器質地的方法分為有損和無損兩大類。傳統分析是有損分析,即需對器物進行取樣破壞,但是取樣量通常僅需幾十毫克左右。這部分可以采取的分析方法包括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FT-IR)、粉晶X射線衍射發(XRD)以及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隨著技術的進步,已經分別發展出無損分析的方法代替上述有損分析方法。包括顯微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顯微XRD、EDXRF以及激光拉曼光譜等設備。這些儀器可實現完全無損即完成以前取樣分析的分析項目。
3.玉料產地分析
透閃石軟玉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玉石材料,和田玉是其典型代表。但由於和田玉稀有珍貴且開采殆盡,現在很多人使用青海玉、韓國玉、俄羅斯玉等代替和田玉,以次充好。因此通過科技分析建立玉料產地信息數據庫是鑒定玉料十分必要的。而對於玉料產地的分析,也有助於對中國古代玉石之路的探討。目前玉料來源的產地研究主要有兩種方法:a.微量元素分析方法;b.穩定同位素分析方法。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機械研究所目前開展了良諸和淩家灘等遺址玉器的微量元素分析,其分析結果顯示微量元素示蹤可能是判斷玉器來源的重要方法。而使用微量元素示蹤的方法也可以用於真偽鑒定上,即通過分析壹定數量(通常來說,贰十件以上可使得數據具有統計意義)不同產地的真玉,建立各遺址不同時代玉器的數據庫,即可實現出土玉器的示蹤目的。
4.古玉次生變化鑒定
受沁、白化和沁色機理研究。由於玉器無法測年,而真正可能表征玉器使用時代的特征只有玉器受沁的情況。目前為止,關於玉器受沁情況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對於玉器沁色形成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依據沁色成分的鑒定是可行的,必定能對玉器年代分析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玉器進行類型學研究、微痕觀察、結構分析、成份分析等綜合分析,這些方法的聯合使用可以比較好的解決玉器的鑒定問題。玉器的真偽鑒定同青銅器類似,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按照上述各方法的順序按流程逐項檢測,科技鑒定檢測得報告結論。
联系人:刘主任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