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水库视频监控系统,山洪灾害监测站,水利视频监测站
一、概述
水库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山洪易发河道及区域的实时情况,由监控系统和监控测站组成,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各级防汛部门共享视频信息的系统,对河流流量、水位进行监控。
二、结构特点
本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省级防汛指挥系统中心:将所有市、县级建设的视频站点视频数据的调用查看功能集成到防汛指挥系统中心(省级平台),实现实时和历史数据的调用及查看,但不对视频流数据进行保存。
第二层为市级监控中心、县级山洪灾害平台:市级监控中心负责本市所有监控测站的管理、运行、流媒体转发等任务;县级山洪灾害平台可通过公网取得市级监控中心流媒体转发的视频流,查看本县监控站点数据。
第三层为现地视频监控站点:负责采集监控点现场视频并保存记录,前端配置网络摄像机及NVR,通过光纤方式传输数据,监控中心通过管理平台对前端NVR进行访问,实现查看实时视频数据,调用历史数据,分发视频流的功能。
三、设备配置
1.摄像头
采用一体化设备(球机),总体要求如下:
1) 分辨率:1080p;
2) 系统在运行及监视状态下,不受环境风速变化的影响;
3) 内置多协议译码板,兼容其他系统,支持RS485;
4) 至少16个预位,不小于4条巡视轨迹;
5) 360度自动扫描;
6) 可设两预置点之间线扫;
7) 自动聚焦、调整光圈;
8) 供电:DC12V输入;
9) 内置3000V防雷、防浪涌和防突波保护;
10) 夜视距离不小于50m(以可识别水位标尺为准)。
2.视频终端(NVR)
1) 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4;
2)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不小于4CIF;
3) 回放分辨率:不小于4CIF;
4) 视频输入接口:BNC、PAL制;
5) 视频帧率:7~25帧/秒;
6) 码流类型:视频流、复合流;
7) 支持标准ONVIF协议;
8) 支持至少8路1080P高清输入;
9) 支持HDMI、VGA同时输出,分辨率支持1080P;
10) 压缩输出码率:64kbps~2Mbps可调,也可自定义;
11) 音频输入路数:至少1路;
12) 音频输入接口:MIC输入;
13) 音频压缩码率:8kbps;
14) 支持UPnP、NTP、DHCP、PPPoE等多种网络协议;
15) 支持本地存储,保存至少30天;
16) 电源:DC12V;
17) 功耗:不大于15W;
18) 环境:工作温度:-10℃~50℃,储存温度:-40℃~60℃,工作湿度:不大于95%RH(40℃凝露) ,符合《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中的相关要求。
3.电源
水库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稳定的220V市电供电,同时配备应急电源系统(EPS)作为后备供电装置,在市电短时中断情况下,使视频设备能正常工作。
可询:Q:特力康小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