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中大科鉴明清瓷器玉璧底之分辨

  • 发布时间:2015-07-04 11:38:01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天河北路中信广场233号36楼3607
    公司:广州安帝克顶级高端会所交易中心
    手机:13922298473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玉璧足(严格来说叫“拱璧底”,与唐——明初的宽厚平足有异,下面简称玉璧底)是明中后期至清三代时期广泛运用的一种民窑削足方式。 
           其特点为: 
           1、足脊较普通明清带底釉的削足宽,特征为外足高,内足底,中间端面为宽弧线。按宽度分可分为宽玉璧和窄玉璧。  
           2、内部均有跳刀纹和部分带有收心镙纹及同心圆状旋纹,和深挖足的痕迹,底无釉 
           3、按削足的足型分,可分为内足垂直和内足内斜两类, 
           4、按胎质精度分,可分为精细糯米白胎和浆白胎、黄质胎、土色胎等等, 
           5、按分量分可分轻胎和重胎。  
           6、按明洁分有不沾沙的玉壁和沾沙的玉壁 

           明代玉璧足的个性特点:
           1、明代玉璧足绝非大家所理解的粗胎、黄胎、宽足类,其中不乏精细制作,笔者藏有两块明代万历年间的民窑瓷片(第一枚为万历仙鹤纹,玉璧足非常精细;第二 枚为万历寿字纹残片,玉璧足非常精细)。但它和清初玉璧足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1)明的玉璧足较窄,清的较宽;(2)明的玉璧足较低,清的较高; (3)明的玉璧足过肩较深,清的较浅;(4)明的玉璧足的釉的密度较大,清的较略薄;(5)明的玉璧足的器物胎璧较薄,清的较厚。 
           2、万历除外,天启、崇祯的胎质基本来说为黄胎和土色胎,份量轻,圈足内带跳刀纹和收心镙纹(有一部分器物二者同时具备),并且带有玉壁很宽,足不高的特 征。文饰天启(兔、桃花、博古、海棠花、山水、人物、螃蟹、兰花、步行蟠螭、团螭、飞凤、梵文、月华纹、葡萄、莱菔、白菜、昆虫……);崇祯(桃花、博 古、海棠花、山水、人物、兰花、佛、梵文、月华纹、莱菔、葡萄……)另外,皆内外圈足皆有窑砂。且圈足与器腹相接处多留湖水青釉,此器必定器口有少许垂釉 现象,明风灿烂啊! 

           清代玉璧足的个性特点: 
           1、清代玉璧足的精品多出自康熙、雍正时期,其外圈足较明代略高,符合当时明末清初高器足的时代风格,其内圈足出现了过肩的现象。 
           2、康熙玉璧足前期与明万历时期的玉璧足很相似,可分为内足垂直和内足内斜两类。内斜的较早,垂直的较晚。几乎没有出现削足过肩的情况。胎质尤为沉重。胎 质内多间杂黑或黄色的小斑点。大多数玉璧足宽度不足1CM,也有一些较宽的削足。总体来说,瓷质较好,工艺较好,手抚釉面平爽,份量较重。康熙的中后期在 玉璧形削足的内足里广泛运用同心圆状的旋纹,其份量略轻。 
           3、雍正玉璧足器形较高且紧促,整体向心收缩,宽高器足且胎质精良者,为雍正前期的民窑精品。雍正玉璧足出现了多出现削足过肩的现象,笔者藏有一款穿墙龙 的带底碗片,胎质较重,然则清初跳刀纹几乎不显,为清前期的同心旋纹所代替。可见,这也是分析康熙——雍正前及雍正标准玉璧足的一个鉴定的要点。 
           4、乾隆玉璧足在胎质及制作工艺上远不及康、雍,只能从釉质、发色、描景绘图、器形来分析。 
           5、嘉道的小酒杯多见,从削足就能辨认出年代。毕竟到嘉、道以后玉璧足逐渐消失,清代的削足还是以带釉底的削足为主体。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