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1952年5月4日生于北京,山东蓬莱人。 自幼酷爱绘画,儿童时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几个国家展出,曾获世界儿童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未入学,同年调入北京绘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另有同名人士,《幼儿画报》杂志社副主编,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和红绿心发起人。
王明明谈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和西方油画,它需要很多人文修养。”多年专注于中国画创作的王明明委员如是说,要成为国画大家,往往需要一辈子的功夫,是一辈子的修养慢慢养出来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往往比爆发出的感觉更难获得。 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进入,对中国画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强调了西方的造型和西方的技法,往往就忽视了中国画的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写生方法。王明明委员对记者说,很多创作者更重视展览会上夺人耳目的大的效果,但把中国的透视、中国的笔墨,很多中国的特有的元素忽略掉了。
(你是否有藏品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你是否有家里传下来的宝贝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是否有老东西不知道它的年代?)(你是否有藏品需要鉴定?)(如果你有以上问题,那我就能帮到你!)(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
王明明字画成交价格
作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格 时间
王明明 2000年作蒲 500.00-550.00万 1,380.00万 王明明 1988年作临 咨询 1,150.00万 王明明 1995年作丽 300.00-300.00万 920.00万 王明明 1994年作雨 300.00-300.00万 690.00万 王明明 1986年作人 250.00-350.00万 506.00万 王明明庚申(1980年 )200.00-300.00万 460.00万 王明明己丑(2009年 ) 180.00-220.00万 437.00万在百余年时间里,这些大家作品受到众多藏家喜爱,价格坚挺,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在拍卖场上屡屡拍出令人惊喜的价格,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头羊,带动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傅抱石作品一直成为海内外藏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989年,傅抱石《九张机》拍出了310万港元的高价,此后价格逐年上涨。1994年《煤都壮观》拍出506万;1996年《丽人行》拍出1078万;《雨花台颂》拍出4100万。均为当时中国画的价。他的作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通常每平方尺数十万元不等。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依然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王明明“少年得志”以儿童画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作为'神童'画家,在成年后亦享有大名者,青年得到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苍、卢沉、周思聪等诸名家的指授,实在难得。其画较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之又及时地附加了许多职务和待遇。
尽管他很著名,但是他不张扬,又是那么谦逊过人,所以他能不断地进步。他有很好的人缘,所以朋友也多。如果以传统的论画准则来看王明明的画,应属于'能品'加'逸品'。传统的文人画鄙薄'能品';,而把'逸品'看成神明,以为是生而知之。能而不匠,能而不俗;能而雅,能而逸。
=================24热线热线================
作品风格
王明明近十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作品题材广泛,创作有感而发。他力求通透传统,强调意趣,以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以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深度相融,别具新风。代表作如《杜甫》、《招魂》、《卖炭翁》、《虔诚的信徒》、《苗乡三月》、《林泉高逸》等作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作品通过泼墨、泼色,工与写、动与静,用点、线、面肆意表现娴精的中国画笔墨,将人们带到梦幻而现实的境地之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引人注目、深得同行们的认同和赞许。王明明曾在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影响颇大。
出于对水墨艺术的爱好,从小王明明对于传统的东西就学习得非常多,他最喜欢明四家、石涛、八大,还有任伯年、吴昌硕,他广泛地涉猎和吸取他们的营养,这些画家的技法对他的影响都非常大。他举例说,画《兰亭序》,就要先研究历代画家是怎么画这个题材的,等他去兰亭实地考察了以后,他就想自己怎么把个人的感受和从古代画家那里学到的东西有机融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画面风格,这是他的一个主要创作流程。他觉得一个画家必须去研究前人的创作规律和作品成功的各种因素,然后再确定自己如何去吸收这些东西。
据悉,王明明的连环画原稿《深山探险》为重彩工笔,共44幅,规格大小不一,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该作品山川风物、人物故事刻画细腻,展示了画家精湛的艺术功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此套组图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5月编辑出版,在当时获得广泛好评。
每一件书画作品都有其特有的时代风格,这是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以及物质条件紧密相关的.比如说,山水画在一开始时是不讲究比例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特征。因此,早期的山水画多摄取全形,而等到后来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在画幅中时,取景才开始向局部发展。 书法也是一样。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书写的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等,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另外书札行款格式和书画件幅也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