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进入宫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的事,由于康熙帝对珐琅彩情有独钟,才使此时的紫砂壶表面披上了华丽的珐琅彩外衣。
雍正朝时,清宫内务造办处的档案亦有记载:“雍正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司库常保,首须萨木哈来说,太监沧州交宜兴壶四件,外画洋金花纹。传旨,此壶画的款式略蠢些,收小些做好呈览。”
在乾隆朝档案中,亦有将紫砂壶作为贡品的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五日,紫砂织造......送到......宜兴壶四件。”
上述记载,不难看出清初紫砂壶在宫中颇受青睐。
而且地方上进贡的紫砂茗壶,远远满足不了乾隆皇帝奢华生活的需求,乾隆帝也效仿康熙帝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一种在紫砂胎上加饰金彩的壶。这就是清乾隆金彩山水诗句紫砂壶。这些壶,底款多为“乾隆御制”、“乾隆年制”。
上海博物馆藏一御制诗壶,壶肩、壶身均有铭,此壶装饰方法多种,有印花、贴花、泥绘线描、刻、雕塑等手法,制作工整、精细。底印款:“大清乾隆年制”。
此类壶,少见后人仿制。乾隆御制壶,壶上阳文多为模具印出,今日所仿阳文,大多为泥浆描绘堆出,质地较松散、工艺达不到乾隆朝的水平,另一方面,新仿烧成后阳文色彩与壶体色彩有些变化,故两者区别较大。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联系:(号码归属地:广州) 征集邮箱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