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墨彩瓷器以笔筒、笔洗、印盒、笔架等文房用具居多,似乎自一诞生,墨彩就被打上了“雅”的印记。墨彩瓷绘艺人们也想借此向人们昭示着他们的另一种身份——文人画家。他们将中国传统书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形式翻版和移植到了墨彩瓷器上,绘瓷艺人的名款和钤印也首次出现在了瓷器上。只不过此类作品在当时数量较少,还不成气候。后来,这种风气和墨彩清新儒雅的风格在浅绛彩瓷绘中得以延伸,并达到了顶峰。“浅绛彩三大高手”中的金品卿和程门,及其后来者“珠山八友”,早期都曾绘制过不少墨彩瓷器。
墨彩至雍正时期达到了高峰,突破了康熙时期的大写意风格和以绿地托黑彩的技艺,采用纤细的画笔直接绘出墨彩纹饰,墨色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格调高雅,细腻动人。其实,小小的瓷器并不能完美地展现气势豪雄的大写意山水,也不可能真正达到那种烟云满纸的效果。所以,民国的墨彩瓷绘家们,继承了雍正墨彩精细的风格。不过,他们并没有完全因袭前人的旧例。民国的墨彩,风格虽然还是以淡雅幽静为主,但题材和表现手法已经大大突破了前人的框架,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的境地。传统的花鸟、山水、人物故事自不必说,连一些当时流行的时装人物,建筑物也被请到了墨彩瓷器上。就以墨彩人物题材中最常见的高士图来说,一般的清代高士图,人物姿态恬淡、悠闲,高士们仿佛都不食人间烟火。衣装、发型多为前朝旧式,人们似乎有一种观念,本朝人物不宜入瓷画。民国的墨彩瓷画已经没有了这些顾忌。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联系:(号码归属地:广州) 征集邮箱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02